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海岗铜多金属矿床Ⅱ号矿体的有用组分为铁、铜、铅、锌、钨,Ⅳ号和Ⅲ号矿体有用组分为铁、钨、钼。该矿床的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辉钼矿。矿石破碎后,〉0.25 mm粒级的有用元素产率最大(〉50%),其次是〈0.075 mm粒级(〉19%),其他粒级的有用元素产率较少,特别是0.096~0.075 mm粒级,有用元素产率仅为1%。在各个粒级中铁、铜、铅、锌、钼等元素的品位变化不大,仅钨在Ⅲ矿体中细粒级品位高于粗粒级品位近2倍。  相似文献   
2.
广东铅锌矿银品位较高,储量均可达中—大型。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独立银矿物产出。银矿物种类繁多,粒度细小。主要银的载体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次为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根据矿石中银矿物的嵌布特征、银元素在矿物中的分配以及对选矿产品考查的结果,提出了改善工艺流程,降低锌精矿、硫精矿中银的含量,可使伴(共)生银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4.
2.2 成矿物源很多研究者都非常重视此方面的研究,其中多数认为下伏基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廖士范和王恩孚把古生代铝土矿都看作是古风化壳矿床或称残积—坡积矿床[4,11]。持这种观点的还有范法明[12]、章柏盛、吕夏等。王恩孚以河南贾沟为例,从矿与母岩的铝钛比以  相似文献   
5.
石人嶂钨矿床中石英钨矿脉、花岗岩和变质岩中均发现有一定量的放射性矿物,经显微镜下鉴定初步确定为晶质铀矿、钍石、方钍石,部分与黄铁矿连生或被黄铁矿包围构成环边,部分以自形晶与独居石、锆石、钛铁矿、磁铁矿、磷钇矿等副矿物共生,有些还受力破碎错位。对所发现矿物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其中晶质铀矿含量(W。)UO,86.38%-100%,ThO20-11.88%;而锆石除含Si02(28.76%-33.49%)、Zr02(58.11%-67.28%)和Hf02(0.25%-5.24%)外,还含少量U03(0-5.05%)。  相似文献   
6.
云南会泽麒麟厂原生铅锌矿石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高  李启津 《矿山地质》1992,13(3):212-218
  相似文献   
7.
广东石人嶂钨矿床银矿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广东石人嶂钨矿床51件样品银含量的测试:Ag〉10-6的占58.82%,其中有7件Ag〉100×10-6,最高1304.4×10-6,表明伴生银矿化普遍而强烈。通过对光、薄片进行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查明银矿物种类有碲银矿、银硫铋矿及含银矿物。该矿床银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银呈类质同象存在于铅铋硫盐矿物中,如斜方辉铋铅矿、辉铅铋矿、硫铋锑铅矿、斜方硫铋铅矿等均含一定量的银,或局部呈固溶体状态形成铋铅银矿,并以这种形式存在为主,本矿床中含量较多的铅铋硫盐矿物是辉铋矿、斜方辉铋铅矿,其中斜方辉铋铅矿普遍含一定量的银,含银量在1%-9%;另一种是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如碲银矿、银硫铋矿。  相似文献   
8.
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用成分为铅、锌、锑、银,伴生有用成分为铜、金、镓、铟,矿石破碎后〉0.25 mm粒级的产率最大,其次是〈0.075 mm粒级,其他粒级占有率均较少,特别是0.096~0.075 mm粒级,仅占1.60%。铅、锌、锑元素的品位在各个粒级中几乎无变化,银的品位随粒度由粗至细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要注意细粒级中银的回收。铜、金、镓元素的品位在各个粒级中几乎无变化,粒级由粗至细,品位较为平稳,铟品位随着粒度由粗至细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特别是〈0.075 mm的粒级中,品位达到了2.11×10-6,推测铟有可能形成极少量的细小矿物包裹于闪锌矿中,并非完全以分散态产出。  相似文献   
9.
3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注重微观分析,推广应用现代化的测试手段,并充分发挥常规分析研究的作用,这是八十年代我国铝土矿成因理论研究在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西藏拉屋锌铜矿床伴生组分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查明拉屋锌铜矿床有用成分为铜、锌、铅,伴生钨、锡、铋和银,品位分别为0.050%、0.032%、0.030%和144.9×10^-6。W主要形成白钨矿,Sn形成锡石和黝锡矿,Bi形成自然铋,Ag形成银(含银)黄铜矿。在筛分分析中,破碎大样〉0.25 mm粒级产率为49.24%,〈0.075 mm粒级产率为为23%,其余粒级产率均较低。粒度由粗至细,钨、铋、银品位由低到高变化,锡品位在各个粒级变化不明显;钨、锡、铋、银在〉0.25 mm和〈0.075 mm粒级中占有率最大,分别达到1/3左右,与主金属铜、锌、铅分布一致,有利于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