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无污染、高能量密度的氢能已成为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地下储氢是一项很有前景的大规模氢能储存技术。通过综述地下储氢概念的提出和矿场实践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盐穴储氢、含水层储氢、枯竭油气藏储氢及废弃矿井储氢的储存模式及特征,从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各自优缺点。天然气的地下储存可为储氢提供技术经验,但二者又存在明显区别。通过系统研究地下储氢的可行性,详细阐述了地下储氢在盖层密封性、井筒密封完整性及储层化学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和挑战。基于以上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地下储氢发展存在的难题,展望了地下储氢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加强盖层地质力学完整性、井筒完整性研究以及加快储层岩石、流体与氢气的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反应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氢能地下储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管材加工柔性单元数控系统中管子三维描述的两种方法,并提出了相互之间的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3.
开采沉陷影响边界(沉陷边界)是地表建(构)筑物损害鉴定的重要依据。 传统沉陷边界划定方法大都 依赖于矿区地面实测沉降或地下开采进度等资料,对于缺乏地表实测资料的矿区则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划定沉陷边 界。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通过存档的 SAR 影像“回溯”矿区高空间分辨率历史变形信息,为不依赖 矿区实测资料的沉陷边界划定提供了新契机。 然而现有的 InSAR 沉陷边界划定方法通常以忽略地表东西向和南北 方向水平移动的矿区 InSAR 沉降为基础,采用下沉 1 cm 等值线作为阈值划定沉陷边界。 该方法未顾及 InSAR 观测误 差差异,导致其划定的沉陷边界可靠性不高,容易“误导”开采损害鉴定。 为克服该局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 InSAR 技术的开采沉陷影响边界划定方法。 首先,仅忽略 InSAR 不敏感的南北向水平移动分量,通过融合升降轨 InSAR 观测值获取矿区历史沉降,提高 InSAR 沉降监测精度;其次,以非形变区监测值为样本自适应评估 InSAR 开采沉陷估 计值的整体精度;然后以不同的置信区间为指标选取等值线阈值,并据此划定矿区沉陷边界;最后通过模拟试验和唐 山某矿区的真实数据试验进行了方法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以 99%置信区间(约 2. 58 倍 InSAR 沉降标准差)为阈值 划定的 InSAR 沉陷边界与参考边界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薄壁圆筒焊接变形,采用月牙板挤压法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设计一种智能化控制薄壁圆筒焊接变形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床机构、月牙板控制变形机构、焊接碾压及激光检测机构、智能化控制中心四个模块组成。可通过月牙板挤压杆对焊接接头的不同部位施加同步挤压作用,减缓焊缝区的焊接残余应力所导致的变形,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控制压力容器变形,有效防止容器失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集散控系统通讯方式及智能探制模板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管材弯曲加工工艺特点,采用集散式三级控制的管材柔性加工单元集散式数控系统。采用该探讨模式,可以很方便的组成其它锻压机床的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Fuzzy控制技术的智能位置控制模板,并针对管材弯曲加工的工艺特点,提出了采用分级分布式三级控制策略的WISH-3TB管材柔性加工单元CNC系统。采用这种控制策略和智能控制模板,可以十分方便地组成各种锻压机床CNC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直接弹性支承隔振机械压力机在工作载荷及起动惯性力激励下的振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直接弹性支承隔振机械压力机垂直振幅、水平振幅和横向摇摆角度的公式,可供机械压力机隔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数控系统中几种常用的通讯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管材弯曲加工的工艺特点,提出了管材加工柔性单元数控系统的前后台式和分级分布式两种控制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为管材弯曲柔性加工单元开发的集CAD、CAPP、NC编程与过程模拟于一体的自动编程系统,实现CAD/CAM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露天开采是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长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形成了众多高陡边坡,由此带来的边坡失稳及灾害现象十分严重,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灾害预警,是边坡治理、安全保障和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由于大型露天矿山地形复杂、观测条件困难、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单一的监测手段均难以奏效。在讨论智能监测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露天矿边坡智能监测的思想、内容和内涵;指出大型露天矿边坡智能监测的核心是天-空-地多平台多模式协同观测,包括时间协同、空间协同、参数协同和智能分析;介绍了目前大型露天矿边坡智能监测的7项关键技术,即导航卫星GNSS在线监测技术、雷达卫星D-InSAR监测技术、光学卫星高分影像监测技术、无人机与TLS联合监测技术、地基红外热像监测技术、顾及大气折光的测量机器人监测技术、基于WiFi的监测信息多终端显示技术。这些手段不仅要强调监测仪器的先进性、鲁棒性和精度,更要发挥多手段的时空互补性和过程协同性,而稳定可靠的通讯网络、快速自动的数据处理和智能综合的分析模块,是实现矿山滑坡智能监测和智能应急的关键。最后,以辽宁抚顺西露天煤矿特大滑坡、鞍钢鞍千铁矿大型排土场和鞍钢弓长岭铁矿滑坡的天-空-地协同观测为典型案例,介绍了适合不同矿山特点和任务需求的露天矿边坡智能监测技术方案及其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