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叙述克莱马克斯钼公司的磨矿和分级回路。从1974年安装一台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机以来,发展了许多控制思想并进行评价。本文特别论述由球磨机、恒速矿浆泵和水力旋流器组成的湿式磨矿回路的直接数字控制中所得到的实际经验和结果。此回路能在保护所需产品粒度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处理量。产品粒度是通过测量操作变量推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冶金系统计算机应用工作起步并不晚,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十年动乱等原因,进展不显著。 当前,为了抓好全国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国务院于82年10月成立了以万里副总理为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炉自动化发展 概况 炼铁工序在钢铁企业中处于咽喉位置,因此,它的橄定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为达到高护生产过程稳定运行的目的,采用微电子技术是个重要途径。它的作用主要是使炼铁生产顺行、防止生产和设备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积累数据、有利改进操作和节约能派.以获得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目前先进国家高护自动化的水平较高,装备有完善的检测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其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已采用集散系统和分布式系统,大部分配有数学模型和丰富的显示画面。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工艺指标。 我国在解放初期,只能为几百立方米的高沪…  相似文献   
4.
奥托昆普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从处理黄铁矿类型的矿石得到的,选矿厂一般都采用优先浮选。利用计算机进行浮选生产的在线控制,已经积累了四年多的经验。在皮卡萨尔米选矿厂连续控制浮选生产是用最佳化方法进行的,即根据经济指标也就是最大利润而不是铜的回收率。这种方法已经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果。长时间的试验表明,皮卡萨尔米选矿厂的铜浮选系统用最佳化计算机控制,与用模拟量调节器的控制相比,总经济效果可以提高2%。这一经验已经用于符诺斯矿,而第三个要采用计算机进行在线控制的选矿厂——科他拉蒂矿的设计将利用已经取得的稳定和最佳控制经验和新的统一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十年期间,矿物处理的操作单元的数学模拟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现在有可能用经验或半理论模型来精确地予言大多数操作单元的定量模型。目前,在分级、磨矿和浮选的范围内,算法用于模拟设备的各个部件或小的回路都是有效的。可是,超出化学过程工业范围,进入处理微细粒系统,简直没有发表任何可用于整个工厂的模拟装置。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冶金系统自从1980年开展微型机应用工作以来,我们在总结过去十多年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微型机具有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投资省、见效快等特点,从冶金系统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采取了积极、慎重的态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耗能设备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数据处理、专用检测仪表智能化及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内开展了微型机的应用工作。 钢铁工业是耗能大的工业,1982年我国  相似文献   
7.
在选矿生产中,为了提高金属回收率等经济指标,操作工经常需要调整各种工艺条件。为此,需要定期由人工或用机械方法在规定的取样点取出足够量并具有代表性的旷浆样品,经过制备,送化验室进行化学分析。五十年代期间,国外主要用化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但致命的缺点是分析时间长,通常1~2个小时后才能出结果,不能及时指导生产,只能事后起到一个参考作用,仍然避免不了金属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急需研制一种流程分析仪器,能快而准确地在线分析各取样点的矿浆样品中的有用金属含量,以利操作工及时调整各种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中期,冶金系统就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到目前为止,在过程控制、科研、设计、管理和教学等领域内已有150多台中、小和微型计算机(不包括新建企业引进和配大型仪器的计算机),它为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科研和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为科学  相似文献   
9.
首批流程X射线萤光分析仪是集中装置,它能够测定泵到分析仪的若干矿浆流。直到最近,放射性同位素激发能量色散分析一直是唯一适合分布过程分析装置的重要方法。在不需要极高的分辩率时,推荐使用正比计数器探头,因为这种探头容易操作。本文介绍两种新型探头。第一种探头是基于放射性同位素源和固态探测器,而第二种探头则基于X射线管和晶体分光计。两种探头均装有微型处理机,但它们也能当作独立单元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