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3S技术的大型露天矿区复垦地景观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叶宝莹 《煤炭学报》2007,32(11):1157-1161
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5个排土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3S技术,把复垦后按照植被覆盖和地形特征划分的斑块与排土场建设时期的斑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斑块个数及其平均斑块面积反映了复垦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随着复垦时间的增加,斑块数目也不同程度地增加,复垦时间较长的二铺排土场、南排土场、西排土场的多样性指数有较大提高,稳定性指数除二铺排土场和南排土场有所降低外,其它排土场的变化不显著,景观优势度指数的高低与平均斑块面积的大小显著相关.破碎化程度的增高也表明了复垦地的植被演替与恢复过程的多样性在不断增加.结合研究区调查情况分析表明,排土场复垦地景观的变化是非均匀沉降、地表覆土厚度与下垫层类型、植被配置与演替以及管理措施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分维数、多样性、优势度等景观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复垦地景观结构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现状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小城镇的管理也应逐步走向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GIS软件功能的不断加强,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网络技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日臻成熟,使信息要素迅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并渐渐成为主导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煤炭开采模式下水土资源损毁程度,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煤炭-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经过多次的运行完善,最后通过了检验,利用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境下水土资源损毁系统的发展特征。通过对模型运行分析得出,影响煤炭开采量、耕地面积和水资源量的因素中敏感性最高的3个影响因子是采出率、废水治理率和复垦率。在将煤炭开采量控制在600万t以下,耕地面积和总供水保有量分别控制在31.25 km~2和1 872万t以上的前提下,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设置,模拟运行得出了长河流域煤矿区未来2017—2030年3种不同煤炭开采模式下水土资源的损毁状况,在不同煤炭开采规模情景下水土资源发展状况差别明显,经济优化型模式下,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增加,但是耕地面积出现了小幅度减小,而且总供水量减少较快,容易给当地人民带来水资源不足的威胁,该方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资源优化型,该模式下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减小,耕地面积和总供水量快速增加,资源型发展模式能够维护资源的健康稳步发展,但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SD-MOP整合优化模型,该模式下适当控制煤炭开采规模,国民产值在较大程度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水土资源的稳步增加,既考虑了经济效益又重视了自然资源,其优化方案是朝着煤炭资源、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经济-生态双优化的改造过程,是在提高研究区煤炭资源、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的过程,有助于优化长河流域煤炭、水和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与效益结构。经过对这3种方案不断的运行检验得出:整合优化型煤炭开采模式为最优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2005—2015年山西县域工业发展相对水平指数(RIID)及整体时空格局的基础上,探索山西省工业地价差异性政策。首先统计了山西县域2005年、2010年及2015年的工业指标,计算出RIID,然后基于ArcGIS与ESDA方法分析了山西省全局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与空间集散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山西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经历了从南北差距缩小到晋南赶超、中部突出再到东西均衡发展、集聚—扩散—多点集聚的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差异性工业地价政策进行初步探索,得出:热点高点区应严格管控工业地价,冷点低点区对工业用地最低出让金应以适当比例降低调整,在全省划分不同管控力度的工业发展区。  相似文献   
5.
煤炭开采活动损坏了原生地貌和地表植被,造成了矿区及其周边环境的破坏,引起植被-土壤碳汇量减少,导致了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大量流失。为了量化煤炭开采对矿区农田的生态影响范围,评估矿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损失,本研究以长河流域矿区为例,构建了一种估算煤炭开采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损失的方法。利用矿区数据、遥感数据、气候数据、地理数据等确定农田直接受损区和参照区,通过测算直接受损区周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趋势确定间接受损区;采用增强自适应的遥感图像时空融合方法(ESTARFM)和CASA模型计算农田植被固碳量,实地采样并测试了农田土壤有机碳;结合矿区土地利用变化计算矿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损失量。结果表明:2000—2015年,长河流域矿区因煤炭开采导致的农田直接受损面积为5.06 km~2,间接受损面积为18.99 km~2;矿区农田植被固碳量为3 936.16 t/km~2,土壤碳储存量为6 737.05 t/km~2;矿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总损失量为30 737.68 t,其中直接受损区固碳损失量占总损失的42.12%,间接受损区固碳损失量占总损失的57.88%,表明间接受损区也应纳入煤炭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的评估中;煤炭开采对矿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的影响属于失碳效应。  相似文献   
6.
露天矿区排土场土地复垦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平朔露天矿区安太堡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域,参照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包括复垦投入、复垦产出综合效益、复垦土地利用程度指标的土地复垦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出复垦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结果,最后对影响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土地复垦经济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3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山西省十大典型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包括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一步计算其土地投入指标冗余度,着重分析其土地投入冗余.研究发现,综合有效类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煤炭、电力热力;规模限制类行业包括医药、机械;其他为双因子限制类行业;除医药行业土地冗余度较低外,其他行业土地要素投入冗余程度不等,土地浪费与用地效率低下的情况严峻.据此提出工业企业在土地调整及产业转型中的相关对策,为山西省工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定的土地投入专业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