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化学工业   9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油型脱醇型硅酮密封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硅油、低分子量聚丁烯、氢化烷烃油作为增塑剂用于脱醇型RTV-1硅酮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硅油增塑剂对降低模量、提高位移能力效果明显;聚丁烯与聚硅氧烷相容性差,影响与基材的界面粘接;少量添加烷烃油能起到与甲基硅油类似的效果,但热失重超过10%,添加量增加对基材的粘结性变差,其它性能也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
用TG、DSC实验结果讨论了以Li2 CO3和电解MnO2 为原料合成尖晶石型LiMn2 O4 的温度选择。用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手段研究了合成样品的性能。TG、DSC实验结果表明 ,电解MnO2 在 5 42℃开始分解成Mn2 O3;Li2 CO3在 6 18℃开始熔融 ,718℃分解 ;Li2 CO3和电解MnO2 的混合物在 70 1℃时形成尖晶石型LiMn2 O4 。据此提出在 2 0 0 ,6 0 0 ,70 1,80 0℃分段保温一定时间的加热程序 ,可以得到纯尖晶石的锂锰氧化物。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结果表明 ,合成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充放电机理为锂离子二步嵌入和脱嵌过程  相似文献   
3.
掺杂元素对LiMn2O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价廉的氧化物取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锂钴氧化物,是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及扩大其应用领域的重要保证。锂锰氧化物是最有希望的正极活性物质。但锂锰氧化物的不稳定性制约着它的应用。如何获取结构稳定的锂锰氧化物成为当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门课题。用掺杂方法被认为是稳定锂锰氧化物结构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期掺杂锂锰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掺杂元素对LiMn2O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价廉的氧化物取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锂钴氧化物 ,是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及扩大其应用领域的重要保证。锂锰氧化物是最有希望的正极活性物质。但锂锰氧化物的不稳定性制约着它的应用。如何获取结构稳定的锂锰氧化物成为当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门课题。用掺杂方法被认为是稳定锂锰氧化物结构的有效方法 ,本文综述了近期掺杂锂锰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将接枝PP(g-PP)加入到聚丙烯(PP)/玻纤(GF)复合材料中,制备了一种高性能PP玻纤复合材料,研究了g-PP用量及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g-PP能够显著改善PP/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添加适量g-PP能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AS/GF复合材料的性能标准,冲击强度及耐热温度大大高于其标准,对加工流动性没有明显影响。加入适量g-PP能使PP/GF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减小材料的球晶尺寸。该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有望替代AS/GF而应用于空调风轮的制造。  相似文献   
6.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碳酸酯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HO-PDMS)等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聚氨酯(HO-PDMS)的嵌段共聚物,对得到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改性前后体系的涂膜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O-PDMS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当HO-PDMS的质量分数为3%时,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较好,但硬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种商品化锂锰氧化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穗莲  吕东升  李伟善  刘煦  邱仕洲 《电池》2001,31(4):189-191
使用ICP、SEM、XRD、CV和EIS等方法 ,研究一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用锂锰氧化物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锂锰氧化物主要含有锂、锰外 ,还含少量铝 ;其晶体结构属于尖晶石型 ,晶胞常数a =0 82 2 6nm ,比标准锂锰氧化物 (LiMn2 O4 ,a =0 82 48nm)小 ;该氧化物为球形颗粒 ,平均粒径为 5 0 μm ;模拟电池正极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4 1mAh/g ,接近理论值 ( 14 8mAh/ g) ,但其容量下降较快 ,2 0次循环后容量下降 5 1%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锂离子在正极混合物中的扩散系数愈来愈小。  相似文献   
8.
掺钴锂锰氧化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掺钴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LiCoxMn2 -xO4 (x =0 ,0 .0 3 ,0 .16 )。研究了合成掺杂样品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样品中锰的化合价滴定分析结果表明 ,锰化合价随样品中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XRD结果表明 ,合成样品均属于立方晶系的尖晶石结构 ,掺钴量x =0 .0 3晶胞常数与不掺钴时基本相同 (a =0 .82 3 5nm) ,x =0 .16时晶胞常数降低 (a =0 .82 0 6nm )。恒电流充放电结果表明 ,随着掺钴量的增加 ,样品的循环稳定性增加 ,但初始容量降低 :x =0 ,0 .0 3 ,0 .16的初始容量和 5次循环后的容降依次为 97.9mAh/g ,92 .1mAh/g ,40 .6mAh/g和 34.5 % ,13 .1% ,2 .1%。对容量降低和循环稳定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锂锰氧化物正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性能接近锂钴氧化物的锂锰氧化物,是以锂锰氧化物作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实用化的根本保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融盐浸渍法、Pechini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掺杂法等锂锰氧化物合成方法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详细分析了3种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及锂锰氧化物的优势与不足,特别分析了充放电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正极活性物质结构变化,讨论了提高锂锰氧化物结构稳定性的方法,测试了一种商品化锂锰氧化物的物化特性,合成了钴掺杂锂锰氧化物并研究其性能,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的锂锰氧化物合成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