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Sol-Gel方法,利用溶胶-凝胶块-陶瓷工艺路线制备出了透明块状Al2O3陶瓷。采用X-ray衍射,IR及TG,DTA测试技术对凝胶块及其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胶块中的氧化铝以一水铝石形式存在,一水铝石的热分解温度在320~650℃之间;凝胶块在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由无定型→γ-Al2O3→θ-Al2O3→α-Al2O3的结构转变;其间总的失重率为46.58%,其中17%为结构水脱除引起,另外一部分由吸附水及醇的脱出引起;透明Al2O3陶瓷存在温度在950℃以下,超过此温度则不透明。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锡,砷在U74重轨钢中的晶界偏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Fe-C及Fe-B母合金粉末形式加入硼和碳对Fe-Mo-B-C烧结钢烧结致密化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等速升温的方法测量了烧结体在烧结中的收缩,用于确定烧结中液相形成的温度并研究了Fe-C母合金在烧结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以Fe-C及Fe-B母合金的形式加入碳,有利于反应Fe+Fe2B+Fe3C→-L,其液相形成温度比以石墨的形式加入碳时低;前者的烧结收缩速率明显大于后者。另外,随着Fe-C母合金含量增加,烧结时液相产生的温度降低,烧结收缩速率增加。对于烧结钢在Fe-1.2%Mo-0.4%B-0.5%C烧结可得到99.3%的理论密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硝酸铅、硝酸镧、硝酸锆、四氯化钛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PLZT纳米粉的工艺过程。共沉淀得到的原始沉淀物经420℃锻烧可完全转变为PLZT,比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的PLZT形成温度约低400℃。原始沉淀物中的残留硝酸铵可将PLZT形成温度进一步降至250℃,但粉体中残留少量的ZrO2和PbTiO3。实验获得了一次颗粒尺寸约为10nm,团聚体尺寸<0.3μm的PLZT粉体。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地优选钎具风及其热处理工艺,依据模糊数学原理,运用计算机对四种钎钢共23种热自理工艺的钎杆疲劳寿命,进行了综合评判。由疲劳试验和钎杆的载荷谱理论,用成熟的钎杆使用寿命预估方法检验评判结果,两者的结构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