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谢兴楠 《江苏建筑》2003,(4):45-47,51
文章介绍了南京地区深基坑支护类型及止水措施,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漏水、流砂情况从施工角度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理事故的办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地下阻水结构物对基坑降水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有限元方法对基坑降水工程中,邻近地区存在的地下阻水结构物时地下水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抽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地下阻水结构物将改变降水影响范围,对于不同区域其影响趋势及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讨论了地下阻水结构物的大小、距基坑距离及插入含水层的深度对降水流场的影响,表明了地下阻水结构物插入含水层深度对降水流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谢兴楠  朱德兵  平利姣 《山西建筑》2010,36(24):358-360
通过水槽电法物理模拟研究了中梯装置主剖面非均匀场异常,并进行了校正试验,模拟研究表明:中梯装置测量剖面视电阻率需要校正,中梯装置实际测量区间可以扩展到2/3AB区间。  相似文献   
4.
马头矿区复式花岗岩体发育于江南过渡带池州段,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与该地区铜钼等多金属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花岗闪长(斑)岩表现出类似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LILE(尤其是Sr和Ba)和LREE,Eu负异常不显著,相对亏损HREE和Y,被认为是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在成岩过程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地壳组分混染。钾长花岗岩则表现出高硅、高钾的地球化学特征,其锆石饱和温度(近液相线温度)接近于低共熔花岗岩,很可能是早期形成岩体在压力释放过程中再次熔融的产物。综合来看,在马头矿区,铜钼(金)等亲硫成矿元素的物质来源很可能与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有关,但钾长花岗岩在钼的富集和强烈矿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微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控制一直是矿山微震监测工程的一个难题。通过对微震监测系统误差的深入剖析,提出了“统一定位误差”的概念,将微震定位的误差条件进行了前置性统一;结合非线性定位的特点,对微震定位参数进行了非线性变换,提出了降维定位的基本思路及实现方法,解释了平面截割定位的几何原理,揭示了微震定位(平面截割法)的基本实质,并研究了内、外场定位的定位稳定性及控制方法。研究表明,“统一定位误差”是实现对微震定位精度控制的前置杠杆及控制尺度,指出微震定位结果的精度从属于几何定位,单一数值解(迭代极小值或最优化极小值)不具备绝对工程意义。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证实,平面截割定位是控制内、外近场定位尺度条件下的控制定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成因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铜钼矿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在距地表400 m以下,被众多细粒钾长花岗岩脉穿插,其热液蚀变-矿化从上往下可分为上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部线型钾长石化带以及下部面型钾长石化带。典型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面型钾长石化带中,但钾长花岗岩中也常见铜钼硫化物的细脉和浸染。花岗闪长斑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1.4~437.8℃,并集中于150~300℃;盐度(NaCl equiv,质量分数)多数为0~12%。辉钼矿和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1.2×10-3~9×10-3,平均值为4.5×10-3。辉钼矿的δ34S略大于黄铁矿的,表示成矿流体已经达到了同位素平衡。作为一个斑岩型矿床,马头矿区花岗闪长岩体下方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钾长花岗岩体,为该铜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金属物源及成矿流体,而花岗闪长斑岩主要起了容矿围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谢兴楠  叶根喜 《中国矿业》2012,21(1):110-114
矿井发生系列重大突水事故,可归结为两个原因:①回采前,潜伏导水通道和隔水关键"静态"存在特征的"探测"和研究不足;②回采过程中,导水通道和隔水关键层"动态"失稳过程的"监测"和研究不足。针对矿层回采前岩体性质的"静态"存在特征,采用地球物理测井和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作为技术手段、GSR(Geophysical Strata Rating)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展开研究,重点对突水危险区进行预测;针对煤层回采过程中岩体破裂过程和裂隙场分布的"动态"特征,采用高精度微震监测作为技术手段、高精度定位及反演分析技术作为研究手段展开研究,重点对突水危险进行临场预警。基于上述技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煤层分布特征、隔水关键岩层分布特征、断层分布特征的原位探测和研究。建立了关键层静态探测与动态监测的突水预警模型和构造体静态探测与动态监测的突水预警模型;采用了"将岩体性质‘静态’存在特征和岩体‘动态’破裂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突水通道进行预测,并对矿井突水定量预测进行了初步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