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1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29篇 |
化学工业 | 39篇 |
金属工艺 | 229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250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篇 |
冶金工业 | 80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生物群落的能量代谢结构在生物湿法冶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由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嗜铁钩端螺旋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三种菌株组成的人工微生物群落对三种不同铁硫比的黄铜矿进行浸出.经过36 d的浸出,铁硫比约为1:1的黄铜矿的铜浸出率最高(69.62%).前期以铁氧化菌为主,rus和rio的表达量比后期高8倍.后期以... 相似文献
2.
对攀西地区太和铁矿所产的钒钛磁铁精矿,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磨矿磁选的新流程成功实现了Fe/V、Ti的有效分离。还原前铁精矿品位为TFe52.47%,TiO213.42%,V2O50.595%,经还原—分选后,磁性产物品位为TFe91.25%(ηFe98.63%)、TiO24.21%,V2O50.22%,铁回收率为92.24%,经压团后可作为电炉炼钢的优质炉料;非磁性物品位TFe16.35%、TiO245.74%、V2O51.94%,V2O5及TiO2回收率分别为82.65%和80.88%,可作为提钒钛的优质原料或直接作为钛精矿销售,钒钛回收率分别比传统长流程提高18%和80%。实现Fe/V、Ti有效分离的关键在于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专利技术及球团内添加高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1 INTRODUCTIONDiethyldithiocarbamate (DDTC)isoneofthemostfrequentlyusedcollectorsforflotationofheavy metalsulfideminerals ,suchasgalena ,chalcopyriteandjamesonite ,anditshowsstrongselectivity[1] .WhenDDTCwasusedinhighlyalkaline (pH >11.4 )forseparatinggalenafroms… 相似文献
4.
5.
微细粒矿物的浮选回收是世界性难题,增大颗粒表观直径与减小气泡尺寸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论文综述了增大颗粒表观直径的四种方法:疏水絮凝浮选、载体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和剪切絮凝浮选,详细阐述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及机理,尤其是增大颗粒表观粒径过程中新药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从减小气泡尺寸角度出发,以微纳米气泡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为落脚点,阐述了微纳米气泡现有的稳定性机理,为后续微纳米气泡稳定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系统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不同种类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现状;从微纳米气泡与颗粒间界面作用机理出发,详细阐述了微纳米气泡在界面作用中的角色;举例介绍了微纳米气泡浮选设备的研究进展。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细粒浮选的机理需要进一步明确,基于微纳米气泡、矿浆精准可控的微纳米气泡浮选设备是微细粒矿物浮选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微生物吸附法回收铂族金属(PGMs)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微生物胞外金属结合基团,进而提升微生物的吸附量与特异性仍是一项挑战。本研究利用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写为E. coli)BL21菌株外膜上展示了不同长度的金属结合肽(EC10、EC20、EC30),并解析了其对钯(Pd(I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E.coli BL21表面展示不同长度金属结合肽均能增强其对Pd(II)的吸附量。其中,表面展示了EC20的菌株(简写为E. coli EC20)吸附量最高,为144.25 mg/g,是未进行表面展示菌株的1.14倍;E. coli BL21和E. coli EC20均能够从含多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中选择性吸附Pd(II)和Pt(IV),两株菌对Pd(II)吸附率分别为96.2%和99.0%。以上研究表明利用表面展示技术增加微生物外膜金属结合基团是一种有效提升微生物吸附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碱浸脱硅新工艺(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低铝硅比的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铝土矿 ,以山西铝土矿作原料 ,在回转窑上进行了焙烧脱硅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回转窑焙烧铝土矿是可行的 ,其焙烧工艺条件为 :矿石粒度 0~ 2 0mm ,焙烧温度10 5 0~ 110 0℃ ,焙烧时间 15~ 2 0min。在碱浸溶出脱硅条件下焙烧矿的脱硅率达 5 5 .6 1% ,精矿铝硅比为 9.9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焙烧过程中高岭石发生热分解产生的非晶态SiO2 ,在碱浸溶出脱硅过程中溶于NaOH脱除。高压溶出试验表明 :脱硅铝精矿中Al2 O3 的溶出率比原矿要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