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家沟位于绵竹市清平乡,属于5·12汶川Ms8.0级地震极重灾区.地震发生后的3个汛期内,文家沟曾先后发生5次典型泥石流灾害,其中以2010年8月13日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规模与灾情巨大,社会影响深远.在对文家沟泥石流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泥石流的成灾机理和特征.研究表明:(1)文家沟泥石流是地震和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可归纳为震因与物源以及雨因与水源两个方面,在整个泥石流形成和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洪流-侵蚀下切-崩滑-席卷-进一步侵蚀下切-进一步崩滑-增大泥石流规模-……的"滚雪球式"循环过程;(2)泥石流发生所需的雨量、雨强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都显著降低,泥石流规模和雨量之间呈现出明显幂函数关系;(3)发生过程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运动距离远的特征;(4)成灾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链式效应,危害形式多样;(5)泥石流频率呈现出高发性,规模呈现出放大性.最后提出了文家沟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受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我国西南山区分布着大量成因类型多、机制复杂、突发性强、变形破坏发展趋势难以预测、失稳后破坏性大等特点的堆积体滑坡。甲居滑坡为大渡河上游一巨型松散堆积体古滑坡局部复活,针对滑坡动态变形过程和失稳破坏迹象,综合采用GPS地表位移监测、干涉InSAR监测和深部位移监测(测斜仪),3种监测技术优势特点并相互结合构成三维系统监测网。根据监测成果分析,判别其当前为浅表层加速变形破坏和深部缓慢变形的演化阶段;研究其变形失稳模式为浅表层滑移–拉裂失稳破坏和深部蠕滑–拉裂变形的复合模式;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滑坡在动态变形过程中滑坡体内的应力场、位移、塑性破坏区分布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位于绵阳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梓潼宫石灰岩矿区矿山开采引起的山体破损、植被破坏和废石碓等环境破坏进行调研,发现矿区存在危岩松动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地质灾害,光山秃岭水土流失剧烈.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影响了地质公园建设和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拟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整治,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出路沟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对出路沟泥石流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分析和研究出路沟泥石流的形成特征和动力力学特性,得知出路沟为中易发、特大型泥石流沟,处于发展期,发生特大型泥石流周期为50 a,沟内松散物储量约为22915×10^4 m3,可为泥石流发生提供的物源总量为2168×10^4 m3,沟口泥石流的流速达64 m/s,50年一遇泥石流洪峰流量为1067 m3/s,泥石流总量为308×10^4 m3,固体物质总量约为13×10^4 m3。根据地形、松散物分布、形成区、流通区位置,选择不同设备和位置开展监测,共安装了3台动雨量计、2台泥位计和2台含水率监测仪。通过对泥石流发生的产、汇、流条件进行研究,可为同类地质环境泥石流预测预报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为泥石流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分析四川丹巴甲居滑坡地质环境背景及变形特征基础上,阐述了甲居滑坡的成因机制特点,分析了其稳定性及破坏方式,并对滑坡的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蒋家沟泥石流年输沙量的拓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整理并作图分析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观测资料时发现,蒋家沟历年泥石流年输沙量变动幅度大且变动频繁,用一般拟合方法预测效果不理想。拓扑预测是一种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尤其对随时间有较大变化的对象,预测效果较好。本文试采用拓扑预测的方法对蒋家沟历年泥石流年输沙量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泥石流年输沙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