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苏77区块泥质含量高、压力系数低、储层物性差、层薄、砂泥岩互分布。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进一步提高压裂效果,降低压裂成本,开发了满足低渗透储层压裂需要的低质量分数、低 残渣、低伤害的超低浓度胍胶压裂液配方体系。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有效降低胍胶质量分数,大幅度降低压裂液残渣含量,岩心伤害程度明显降低,具有优良的防膨、起泡、助排及降滤失性能。2012年在苏77区块试验应用了20口井,施工成功率达98.0%。对比同区块物性相近储层的7口井,平均日产气比常规羟丙基胍胶压裂 液有了显著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固井水泥浆顶替过程中,往往由于水泥浆较粘稠,或受套管居中度、地层承压能力和环空间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当达到允许最高的壁面剪切应力时也难以达到紊流顶替。分析了水泥浆在层流顶替状态、壁面剪切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流变参数值对水泥浆在管内的流速分布参数影响的规律,从而有利于确定能提高水泥浆层流下顶替效率的流变参数。  相似文献   
3.
以凤城1井为例,针对新疆油田乌夏断裂带风南断壁佳木河组断层在压裂作业中出现的压裂液返胶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乌夏断裂带佳木河组断层储层岩石中所含矿物进行分析发现,硼、钛、锆等金属离子含量过高是造成压裂液破胶不彻底及返胶现象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了采用非植物胶压裂液体系及生物酶与过硫酸盐复配的压裂液破胶体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热膨胀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古陶瓷烧成温度的测试方法,虽然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应用历史,而对其理论和实验依据却鲜有探索,以至于开始有人怀疑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是对古代陶器测温方法的一次探索。通过模拟制备不同烧成温度的陶器,再利用热膨胀仪重烧以获取其重烧时的热膨胀性能曲线(DIL曲线),总结规律,讨论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烧成温度判定标准等关键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高压、高应力储层压裂改造难度大的问题,研究应用了加重压裂液体系成功对这一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对现场出现的压裂液反胶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对这一储层所用的压裂液体系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召51区块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属于以碳酸盐岩为主夹蒸发岩的复杂岩性地层,是典型的"三低储层"。采用常规酸液体系存在酸蚀反应过快、酸蚀裂缝作用距离短、高低渗储层改造不均匀等问题,最终导致酸压改造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该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体系,该体系在90℃时残酸黏度超过150 mPa·s,在地层内遇油气自动破胶,返排液黏度低于5 mPa·s。该酸液体系在苏里格气田召51区块现场应用1口井,转向效果明显,试气产量6×10~4 m~3/d,较采用常规酸压的邻井试气产量平均增加2倍,并创下了区块内单井酸压产量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7.
天然裂缝储层压裂时套压大幅度增加的新解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常对裂缝性储层进行水力压裂改造时,套压在加砂过程中大幅度增加,当它们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继续加砂.一种解释是,在压裂过程中阻力多裂缝的不断开启,条数增加,净压力不断增加,裂缝吃砂宽度狭窄,无法接受高砂比.研究认为,延伸压力的增加源于:1)高滤失导致砂浆浓缩加快;2)周边或局部砂堵部位增多后造成憋压;3)闭合应力增加;4)砂浆流动阻力增加;5)裂缝条数有限增加.搞清楚这种机理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改造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田百110井区佳木河组压裂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百110井区是近年新疆油田重点评价区块,主力储层佳木河组具有基质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岩石成分复杂等特点,压裂改造有一定难度,2008年压裂施工2井次,均因套压超过井口安全压力,导致实际加砂量远低于设计规模。通过分析,佳木河组储层天然微裂缝发育,造成压裂施工时压裂液滤失严重,同时较高的杨氏模量使缝宽较窄,两者相互影响作用,易造成砂堵。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优化压裂参数、优选压裂液添加剂等项技术,确定了新的压裂方案。2009年共在佳木河组压裂施工11井次,成功率100%,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开发北特鲁瓦油田时,出现地层压力保持率低,油气层能量低,气油比上升快,水平段井眼轨迹难控制等问题,特从源头出发以地质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压后评估四大板块为基础,在综合考虑地质、钻井、完井、油气层改造、采油等工艺需要建立一个水平井钻完体积压裂一体化工作平台,以提高产量、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开展综合研究与评价、地质与工程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与实时监测调整、压后分析与生产预测、以及地区或区块知识积累与下步地质工程方案优化等。  相似文献   
10.
稠油储层自生热低伤害碱性压裂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合成、筛选出一种可以在碱性、偏碱性(pH值≤9)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生热剂体系ASR、BSR以及催化剂TED。使用自生热低伤害压裂液,可以解决常规压裂液对高凝、稠油油井的"冷伤害"问题;自生热体系压裂液可以在地层中产生气体,增加返排能量,降低压裂液破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或消除储层水锁效应,从而提高压裂效果。试验表明,环境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生热速度越快;生热剂浓度越高,生热速度也越快;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生热速度与催化剂的加入量成正比关系。该体系压裂液在新疆油田东泉3井上得到了应用,施工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