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烨 《山西建筑》2007,33(35):46-47
对建筑大师康及其作品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安藤的作品与康的作品有着一脉相承的本质,分析了住吉长屋、光之教堂、水御堂、水之教堂等安藤忠雄的作品,以提高人们对安藤忠雄建筑作品的认识,从而提高建筑师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通信网络建设的现状,从规划、设计、准备、施工、验收五个通信网络建设的流程,对网络建设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给实际的网络建设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聚硅酸铝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铝镁,将其应用于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考察Mg/Si摩尔比、酸度等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考察絮凝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Mg/Si摩尔比为3.0:1,pH值在7~9之间时,聚硅酸硫酸铝镁应用于造纸、啤酒厂等工业废水处理,CODcr去除率达60%~80%,浊度去除率>98%,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优于聚硅酸硫酸铝,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烨  孙丰月  张雅静  马芳芳 《黄金》2011,32(10):17-22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清原花岗-绿岩地体内,矿体为石英脉型;控矿构造为NEE向浑河断裂和NW向苏子河断裂,控矿岩体为中生代南口前岩体;成矿动力学背景为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伸展转换期.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包裹体以气液二相为主,成矿流体属于NaCI-H2O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中等盐度(w(Na...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体内动物模型及体外模拟消化实验,通过对腹泻率统计、16S rRNA测序、短链脂肪酸检测、肠道微生物PICRUSt预测及宏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探究木糖醇在肠道菌群中代谢机制.结果表明,木糖醇脱氢酶(EC 1.1.1.14)、木酮糖激酶(EC 2.7.1.17)和木糖磷酸异构酶(EC 5.1.3.1)是木糖醇代谢...  相似文献   
6.
通过软冗余PLC技术,实现了用1套PLC系统对3台20t/h工业链条锅炉的控制.介绍了应用软件的组态,实现了PLC控制系统在电源、中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3个主要设备的软冗余功能,重点解决了CPU使用率高这一难点.软冗余PLC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和易于实现,对提高工业锅炉控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房泽法  钱烨 《中国钼业》2004,28(6):14-15
介绍了分形理论作为一种新理论在岩体爆破破碎、爆破块度和爆破参数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就是把电网系统变得智能化,是电网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电网实现的前提是要有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和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通过电力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全局的有效控制,降低电网系统的能源消耗,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力通信的具体技术,再介绍一些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新鲜草鱼为原料,食盐组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比例低钠盐替代食盐对风干草鱼加工过程中背侧肌和腹侧肌理化特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干燥结束后,75%和100%低钠盐替代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背侧肌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均显著高于腹侧肌(p<0.05)。低钠盐替代组的pH、色泽和质构与食盐组的变化趋势相似。75%低钠盐替代制备的产品咸味纯正,无异味,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且背侧肌和腹侧肌钠含量分别降低了31.88%和47.64%。低钠盐部分替代食盐制备的风干草鱼在保证理化和感官特性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了钠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频发的煤矿的安全事故一直是我国的煤矿行业最为严重的问题.我国的煤矿事故大多发生在采掘工作面.这一现象严重说明了我国的煤矿通信技术、人员定位技术和矿井监视技术的水平低下和发展落后.这些技术都是为了保证煤矿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文将对我国煤矿事故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且提出一些改进煤矿安全状况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