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阎海鹏  王波 《矿业快报》2004,20(6):32-33
铁法煤业集团小青矿在拆除刨煤机工作面设备中采用了沿工作面掘拆除通道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综掘机掘进,钢带锚杆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质量好,极大地减轻体力劳动等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拆除方法,特别是在煤层厚度较小的条件下非常适用,值得大力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带托板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建立了带托板带式输送机皮带的力学模型,导出反映托板位置与托板接触反力和辊上压力关系的方程,以及固支边界模型和简支边界模型下皮带反力和托辊压力的表达式。通过选择托板与皮带的间距,可获得优化的辊上压力和皮带张力,从而提高皮带的强度,降低电机的功率。  相似文献   
3.
为减小地应力对煤矿开采影响,以大安山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对采煤工作面及巷道的矿压观测结果分析,提出以下方法:合理划分采区;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采用无煤柱护巷;加快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选择合理的回采巷道支护形式等.自实施以来,效果较好,保证了煤矿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北岭煤矿地应力测量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北岭煤矿浅部应力状态及分布特征,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进行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该区的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且均为压应力;最大主应力位于近水平方向,为近东西向;各测点均有两个主应力接近水平方向,另一个主应力接近垂直方向,垂直主应力值基本等于自重应力;位于近水平面内的两个主应力值相差较大,三个测点近水平面内的两个主应力的比值分别为1.83、1.88、1.84;在同一平面内,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出现突变现象,说明矿区的地应力场比较均匀。此次地应力测量为矿区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开挖设计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大倾角厚煤层中采用Π放采煤中存在的问题,改造运煤设备,采用自滑运输,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保障燃气安全必须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宣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燃气用户安全事故、燃气管道安全事故的类型、原因及燃气标准规范为防范这些安全事故所作出的相应规定。强调指出,为了保障燃气安全,必须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宣传和贯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沈阳市推广再生水源热泵技术的背景及沈阳市十一五期间再生水源热泵供热规划,分析了再生水源热泵应用案例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
叶修海  衣庆波  阎海鹏 《矿业快报》2005,21(8):25-26,31
针对在大倾角厚煤层中采用Ⅱ放采煤中存在的问题,改造运煤设备,采用自滑运输,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长沟峪矿-140m水平东一石门是开采-230~-310m水平4槽煤柱的惟一通道,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4槽煤柱终采线"移动"后围岩的等效应力场,得到了沿-140m水平石门的等效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曲线,分析了-140水平石门保护煤柱合理尺寸。  相似文献   
10.
断层与褶皱在煤岩体中广泛分布,构成了煤层开采过程中失稳的主要因素,是煤层中地应力集中的地方,煤矿灾害的多发区域,是煤矿开采等地下工程围岩变形与破坏的重要原因。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加之断层褶曲构造,地应力越来越大,井下应力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巷道大变形、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及突水等灾害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大安山煤矿+400m水平的断层、褶皱地质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充分了解应力场分布特征、煤岩体性质与结构特征,进行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围岩稳定性、围岩变形与破坏分析,为合理的支护设计与灾害防治,特别是冲击地压的防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模拟显示:(1)主应力方向在断层附近有明显扰动;(2)远离断层端部区域煤岩体最大水平主应力一般水平,断层端部的局部区域出现应力集中;(3)向斜最大主应力在褶皱轴处最大,向两翼逐渐变小;(4)背斜最大主应力从褶皱轴部向两翼逐渐增大,轴部值达到最小。与工程实际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