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3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应力破碎顶板煤巷控顶卸压和三锚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应力破碎顶板煤巷中存在的支护问题,提出和分析了控顶卸压和三锚支护技术及其原理,并应用于陶阳煤矿高应力破碎顶板煤巷的支护实践,经过观测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说明了控顶卸压和三锚支护技术能较好满足高应力破碎顶板煤巷的支护要求,为复杂条件下的煤巷支护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深井软岩巷道锚喷网支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选择深部软岩巷道的支护形式和支护时机,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考虑围岩强度的时效性,分别研究了锚杆锚索主动支护结构、U型钢和壳体被动支护结构及反拱加底板锚杆支护结构对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因围岩强度的时效性,岩体之间作用减弱,锚杆、锚索等柔性支护结构调动岩体发挥承载作用的能力降低,围岩变形明显;巷道前期剧烈变形后,因锚杆锚索具有一定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施加刚性支护可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底拱和底板锚杆有利于改善底板围岩受力环境以及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整体协调性;注浆是改善围岩变形时效性的有效手段。提出初期以高预应力、高强度锚杆等进行支抗与卸压,后期以刚性支护及注浆进行加固的巷道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千米深井按五水平、分岩性及是否受采动影响底板岩巷围岩松动圈的实测分析,着重探讨了围岩松动圈与采深及受采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等,并对深水平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预分类,据此进行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受采动影响的深井巷道研究与支护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矿11、12水平的实测,探讨了受采动影响的深井底板岩巷围岩松动圈的变化规律,并在该矿11、12水平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获得了预期的成功,维护费用降低了45.7%。  相似文献   
6.
零围压下岩石剪胀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次采用“零围压单轴试验”对煤系地层两种岩石试样的剪胀力进行了系统测定及分析,得到一系列新的认识,对深入研究软岩巷道剪胀变形压力以及建立岩石类材料本构方程提供了实验依据,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倾斜煤层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问题,建立了不同岩层倾角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倾斜煤层在动压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变化过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知在岩层倾角为30°~40°时,围岩集中应力区域向两帮顶角区域转移;50°~60°时,向下帮底角区域转移;70°~80°时,转移至下帮顶角区域;同时由40°开始,围岩开始显现较强的不对称性,并随岩层倾角的增大快速增大。在动压作用下,围岩不同位置处的应力随动压的增大近似同比例增大;当岩层倾角在10°~50°时,应力提高率处于0.5~2.3;50°~80°时,基本处于0.5左右。针对围岩应力分布的不对称系数分析得知,岩层倾角越大,不对称系数越大;在岩层倾角为30°~80°时,不对称系数在动压作用下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动压作用下围岩应力会持续处于不对称状态。  相似文献   
8.
多次采动煤巷围岩稳定控制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复杂困难条件下多次采动煤巷的维护及围岩稳定控制机理,提出了解决二次采动高应力困难煤巷支护与修复问题的技术途径。即应用"卸压"原理以及"高强预应力锚杆整体支护"和"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策略。并结合某矿区具体实例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应力状态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根本因素之一,也是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决策科学化的基础.为了使围岩分类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地应力因素在围岩分类方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包含地应力因素的围岩稳定性判据和应用实测地应力进行围岩分类的方法,并和围岩松动圈分类方法有机结合.结果表明,基于实测地应力的巷道围岩稳定综合分类表科学、简单,依据该表来设计支护参数更为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着重研究梁北煤矿大松动圈围岩巷道的支护,提出以围岩碎胀变形力作为锚喷支护设计的理论依据,以锚杆形成的组合拱来抵抗地压和围岩变形,并对主要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