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凯  陈廷益  马垒 《矿冶工程》2017,37(2):91-93
以低品位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原料,对硫酸浸取法提取铝土矿中氧化铝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硫酸浸取法提取铝土矿中氧化铝过程中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90%、反应温度180 ℃、液固比8∶1、加热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氧化铝相对溶出率达到90.23%以上。该工艺在常压下进行,对铝土矿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付业琦  刘卫  陈廷益  季泳 《硅酸盐通报》2016,35(4):1057-1061
采用热交换法(Heat-Exchange Method,HEM)生长出无色透明的掺锆蓝宝石(Zr:sapphire)单晶.通过辉光放电质谱(GD-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紫外-可见(UV-VIS)透过率等测试手段研究了Zr:sapphire的光谱性能.目前研究表明,采用HEM成功地将ZrO2掺入蓝宝石晶体中,掺入量可达3.3 ppm;蓝宝石晶体中掺入ZrO2后能消除晶体的F+色心缺陷,提高晶体在波长257 nm处的透过率;Zr:sapphire晶体在可见、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分别为83.41%、83.20%,掺入ZrO2后蓝宝石晶体依然保持其良好的可见、红外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Na3PO4-KF-HF溶液对TC4钛合金进行表面转化膜处理,结果表明,50g/L磷酸三钠、20g/L氟化钾及2.5%氢氟酸组成的溶液体系能够使钛合金表面有效黑化。研究了酸洗对Na3PO4-KF-HF溶液体系TC4钛合金表面转化膜处理成膜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下反应6min时成膜效果最好;对成膜前后的涂层附着力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经过磷酸盐-氟化物混合溶液处理的样品表面涂层不脱落,附着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采用SEM、EDS、XRD对转化膜表面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廷益  付业琦  路文  李文芳 《材料导报》2014,28(14):100-103
以K2ZrF6为主要成膜原料,Ni2SO4·6H2O为着色剂,实现在常温下对6063铝合金的无铬化学转化处理,处理液无需另外添加氧化剂而性能稳定,数分钟内快速成膜。通过添加Ni元素使转化膜由灰色变为黑色,解决了锆转化膜的着色问题。通过SEM观测、XRD分析及电化学测试,发现Zr-Ni转化膜宏观上均匀,表面微观形貌呈短屑状结构;转化膜由ZrO0.44F3.12、AlNi、Zr(F,O)3.6、NiZrF6、KAlF4、Al及AlF3组成;该转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膜层结构电路为C1/R1/(L2+R2)/(L3+R3)。  相似文献   
5.
以Ti的化合物为主要原料,Ni为着色剂,实现在常温下对6063铝合金的无铬化学钝化处理,3min内快速成膜,钝化膜为带淡绿的银灰色。通过铬酸盐耐腐蚀测试,钛-镍膜耐铬酸盐点滴腐蚀时间120s;SEM表明钛-镍膜在铝表面分布均匀,膜厚在1~3μm之间;膜层主要含钛、镍和铝等元素;通过电化学分析,钛钝化膜及Ni2+着色钛膜腐蚀电流分别为2.120、3.658μA,比铝合金的腐蚀电流14.919μA降低,着色钛膜具有理想钝化效果;通过交流阻抗模拟,Ni着色Ti膜为C1/R1/(L2+R2)结构。  相似文献   
6.
7.
在常温下实现了6063铝合金的无铬化学转化处理,处理液无需另外添加氧化剂而性能稳定,3 min内快速成膜,转化膜为黑灰色,解决了Zr转化膜的着色问题。通过SEM,XRD,XPS及电化学工作站分析表征锆转化膜。结果表明,膜层由Al,Al2O3,Al F3,KZr F3(OH)2·H2O及KZr F3O·2H2O组成,Zr转化膜耐腐蚀性能比铝合金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膜层具有双层结构,结构电路为R1+R2+C2/R2+M3。通过外加电源破坏该转化膜,发现Zr转化膜在自然环境及Na Cl溶液中可进行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8.
陈廷益  田娟 《聚氯乙烯》2009,37(1):14-16
比较了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乳化剂TY-01作为纳米碳酸钙的乳化剂时的乳化效果;选用乳化剂TY-01时,确定了其最佳用量以及搅拌、超声波振荡的工作参数;研究了乳化液固含量对黏度和pH值的影响;通过投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①4种乳化剂中,乳化剂TY—01的乳化效果最好,其与纳米碳酸钙的最佳质量比为1:20;②配制乳化液时,搅拌转速应大于800r/min,提高搅拌转速、进行超声波振荡可以缩短搅拌时间;③随着乳化液固含量的增加,乳化液的pH值基本不变,乳化液黏度急剧增大;④添加乳化剂的纳米碳酸钙在水中分散均匀,且粒度均匀,平均为50nm。  相似文献   
9.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制取硫酸铝铵前驱体,再经过高温煅烧硫酸铝铵制备出高纯氧化铝。研究了硫酸铝铵溶液ph值对高纯氧化铝中杂质Fe去除的影响。采用SEM、XRD、AAS、TG/DSC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硫酸铝铵溶液pH为3时制备的氧化铝中杂质Fe含量最低,为6.66mg/kg,制得的氧化铝的纯度高,氧化铝晶体为颗粒状且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路文  陈廷益 《山东化工》2014,43(10):51-52
由于高纯氧化铝独特的特性,这使得它们广泛应用在各种现代设备上,如在磁、光子、电子、传感设备。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高纯氧化铝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发。本文介绍了目前工业制备高纯氧化铝的方法,并且对各种制备技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