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敏  陈赞旭  张绍良 《矿山测量》2021,49(6):99-108
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为学界公认,但是湖底下采煤对湿地生态系统是否会产生影响,还缺少研究.为此,以1985~2017年山东南四湖区的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建立多波段组合线性回归模型反演水深、水质,计算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发现景观格局、水环境及植被变化特征,评估近30年来煤炭湖下开采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四湖区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沼泽)不断萎缩,人工湿地(灌溉水田和台田鱼塘)急剧增加,但这不是采煤引起的;(2)采煤沉陷增加了水域面积,非沉陷区的水域面积较稳定;(3)水体平均深度从1.93 m上升至3.25 m,开采沉陷加大了水深;(4)水体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9.38~45.85 mg/m3,沉陷区水体质量和非沉陷区无明显差异;(5)植被平均覆盖度从0.24降至0.18,低植被区域面积上升,这与开采沉陷引起水域面积增大有关.遥感调查发现,湖下采煤会扩大水域面积,加大水深,扩大湿地面积,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进而引起生态结构、功能与过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研究。本文构建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山生态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受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政治环境、矿山企业投入、生态基础条件等主要因素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及内部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东北亚和西亚北非区域的修复能力较强,东南亚和中东欧区域的修复能力一般,中亚和南亚区域的修复能力较弱。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得分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得分最低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中国排名第九位,属于中上等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