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东蓝宝石中Fe^3+电子跃迁谱带的指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晶体场理论对蓝宝石中Fe^3+离子的能级分裂和电子跃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利用光学光谱中已知的F3^3+,单电子跃迁吸收带的有关参数计算了电子相互排斥参量B=629,C=3185,进而利用B、C参量值估算出Fe^3+电子由基 向其他激发态能级跃迁的能量,从而确定山东蓝宝石光学光谱中a1、a2、a3、a4四个吸收带系Fe^3+单电子跃迁吸收带,为解析复杂的蓝宝石光学吸收谱和研究蓝宝石呈色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里伍铜矿浮选尾矿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了化学方法和显微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发现,里伍铜矿浮选尾矿中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铁闪锌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和斜长石等。尾矿粒度较粗,+0.097 mm粒级占67.6%。-0.200~+0.074 mm粒级之间,铜分布率为57.12%,锌分布率为66.70%。金和银嵌布粒度细,分布率与铜分布率接近正相关。尾矿中大部分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铁闪锌矿没有单体解离,互相复杂连生。采用浮选等传统选矿方法,成本相对较高;采用微生物冶金技术回收尾矿中铜、锌等金属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回收四川某铜矿浮选尾矿中的铜和锌, 以In-bac为浸矿菌种, 进行微生物浸出。考察了接种量、矿浆浓度、初始Fe2+浓度、浮选药剂(T-207和H-406)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两阶段微生物浸出工艺, 尾矿中铜、锌浸出效果较好, 第一阶段微生物浸出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0%、矿浆浓度80 g/L、初始Fe2+浓度1.5 g/L, 尾矿中铜离子和锌离子浸出率分别为21.67%和79.67%, 此浸渣再次调浆后, 采用改进型无铁9K培养基, 无接种细菌微生物浸出, 当初始pH值为2.0、矿浆浓度为80 g/L、初始Fe2+浓度为0 g/L, 尾矿中铜浸出率达到36.97%, 锌浸出率为92.37%, 浸出率分别提高了15.30个百分点和12.70个百分点。浮选药剂T-207和H-406均对尾矿微生物浸出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矿物晶体结构中的周期性化学键链出发,在讨论了导致矿物晶体形态呈一维、二维和三维原因的基础上,对矿物粉体的形态进行了分类。综合考虑矿物的晶体形态、结构中周期性化学键链、质点排布的方向性等晶体化学因素,将矿物粉体的形态分为:零维粉体、一维粉体、二维粉体和三维粉体。提出的维性分类方案,对于研究矿物的晶体形态和粉体形态以及对于矿物粉体的加工与设备设计、人工合成及粉体的合理利用与提高产品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