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铜陵有色冬瓜山SAB流程中球磨机磨矿产品均匀性差的问题,从矿石力学性质、磨矿循环粒分析、磨矿对比试验和离散元仿真,对锥柱体介质应用于球磨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得出,该铜矿石属于容重较大、韧性和脆性分布不均的矿石,磨矿需兼顾冲击和磨剥作用;仿真结果说明多级配锥柱体在处理不同粒度难磨矿石时,在切向碰撞能量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优势,表现出较好的研磨能力;磨矿对比试验得出多级配锥柱体介质的磨矿产品+0.15 mm和-0.010 mm产率比现场方案分别降低了55.71%和9.87%,磨矿细度(-0.074 mm)和(-0.15+0.010)mm中间易选级别产率分别提高了16.52%、17.61%;现场应用锥柱体介质后溢流中+0.15 mm含量降低了14.36%,-0.074 mm含量提高了8.06%;旋流器分级量效率与质效率分别提高19.13%、17.46%;磨矿介质单耗降低0.198 kg/t;铜回收率提高1.10%.  相似文献   
2.
王衡嵩  黄胤淇  宋超 《黄金》2024,(1):56-60+68
云南某难处理金矿石具有嵌布粒度较细、包裹金含量多、有机碳活性高等特点,矿石工艺类型为贫硫化物碳酸盐型难处理金矿石。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条件对该矿石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氰化浸出,浸渣金品位为1.45 g/t,金浸出率为21.62%;采用氰化浸出—浮选联合工艺得到的混合精矿金品位为13.79 g/t,总金回收率为76.46%,对处理同类型矿石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永平铜矿选矿厂一段球磨磨矿效率偏低的问题,采用优化磨矿球荷特性的方法进行提高磨机处理量、-0.074 mm利用系数和磨矿技术效率,降低磨矿球耗的试验研究。实验室结果表明,推荐介质制度Ф70:Ф60:Ф50:Ф30=30:20:25:25与现场介质制度Ф80:Ф70:Ф60:Ф50:Ф40:Φ30=30:20:20:19:8:3相比,过粗粒级γ+0.20mm低47.07%,磨矿细度γ-0.074 mm高3.96%;将新的磨矿介质配比运用于工业试验,优化后的1~#球磨机与未优化的2~#球磨机相比,磨机处理量提高1.1t/h,磨机-0.074 mm利用系数及磨矿技术效率分别提高5.29%和26.35%,钢球单耗降低6.51%,达到了提高一段球磨磨矿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安徽某铜矿选厂中矿再磨Φ4.0 m×6.7 m磨机磨矿产品粒度组成,本文分别采用钢球和钢锻作为磨矿介质对中矿再磨磨矿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最终选用钢锻作为选厂中矿再磨Φ4.0 m×6.7 m磨机的磨矿介质,其初装尺寸组成为:35×40:25×30:20×25=20:40:40。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的钢锻方案较现场方案,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明显得到提高,-0.038 mm产率提高了2.26%,中间易选级别-0.038+0.010 mm产率提高了3.25%,而且,该推荐方案较推荐钢球配比,-0.010 mm产率减少了2.27%,中间易选级别-0.038+0.010 mm产率提高了1.03%,为提高铜的浮选回收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提高中矿再磨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冬瓜山铜矿粗磨产品细度及均匀性差,磨矿技术效率和磨机利用系数低的问题,以钢球、钢段、钢球+钢段(简称球段)介质方案进行磨矿对比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推荐的介质制度与现场介质制度相比,过粗粒级含量γ+0.15mm低0.75个百分点,小于0.074 mm粒级含量γ-0.074mm高6.74%,磨矿技术效率及磨机-200目和-100目利用系数分别提高2.17%、10.19%和1.84%;钢段方案及球段方案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较差,不适用于粗磨。因此,推荐冬瓜山铜矿粗磨采用Ф60:Ф40:Ф30:Ф25=25:15:25:35钢球介质配比方案,可有效提高粗磨磨矿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西某选厂铜矿石磨矿产品粒度组成差、铜回收率低及磨矿介质消耗量大的问题,以矿石性质为依据,通过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提出工业化应用的最佳磨矿介质尺寸及配比方案,从而达到改善磨矿效果的目的。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得出处理矿石的最优初装球方案为?70∶?50∶?40∶?30=20∶30∶20∶30。工业试验期间,从现场7#和8#球磨机溢流中取得矿样,在实验室进行浮选对比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推荐的磨矿介质方案后,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得到提高,-0.038 mm和-0.074 mm百分含量分别提高了0.47%和2.13%,+0.2 mm百分含量减少了3.14%,中间易选级别-0.2+0.038 mm百分含量提高了2.68%,铜回收率提高了3.70%,球耗降低了0.032 kg/t,为提高铜的浮选回收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提高磨矿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西某铜矿选厂大型球磨机磨矿产品质量差、处理量低、运转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在测定矿石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多组实验室试验方案的磨矿效果,最终确定球磨机的最佳介质制度为φ60∶φ50∶φ40∶φ30=30∶25∶30∶15。试验结果表明:推荐钢球方案较现场方案过粗粒级级别产率降低了1.21个百分点,中间易选粒级级别产率提高了2.53个百分点,过粉碎粒级级别产率减少了0.32个百分点;较钢段方案过粗粒级、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和中间易选级别产率分别提高了4.58个百分点、1.48个百分点和3.25个百分点,对比工业试验前后矿石月处理量提高了13 242 t,运转率提高了2.18个百分点,月功率降低了173 kW。研究表明:优化磨矿介质制度不仅可以提高磨矿产品质量,而且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技术水平,对同类型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