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能源动力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探讨肋间后动脉作为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参与咯血的相关因素,为介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219例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MSCT)、DSA等影像资料。观察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的发生率,形成体肺循环分流(BPS)的情况,以及与胸膜增厚及基础疾病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基础疾病与胸膜增厚的相关性。结果 219例患者中,44例(20.1%)患者共87条肋间后动脉作为NBSA参与咯血,其中65条(74.7%)合并BPS。44例中36例(81.8%)伴有胸膜增厚。39例肺结核患者中21例(53.8%)伴有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其中13例肺结核合并肺毁损者中10例(76.9%)伴有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合并BPS与胸膜增厚相关(P < 0.05)。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胸膜增厚在不同基础疾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肋间后动脉是重要的咯血相关体动脉;参与肺咯血与胸膜增厚密切相关,且多数伴有BPS;基础疾病以肺结核尤其是合并肺毁损患者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侧支(NBSC雪在支气管咯血病变中的意义,及其对支气管动脉(BA)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4例支气管咯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血管造影。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胸部体动脉三维重建,统计NBSC和BA数目,测量其内径及病变区域邻近胸膜厚度。根据NBSC发现情况,资料分别归入NBSC组和无NBSC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NBSC参与供血36例,BA内径平均值为(1.850±0.631)mm,其中病灶附近胸膜增厚22例(61%),厚度为2.7~16.0mm,平均(7.71±4.12)mm;无NBSC供血88例,BA内径的平均值为(2.200±0.528)mm,病灶附近胸膜增厚7例(8%),厚度为1.1~2.4mm,平均(1.7±0.53)mm,两组间BA平均值和伴有胸膜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BSC能分流支气管动脉向咯血病变的供血,成为咯血的主要供血来源。显著的胸膜增厚是产生NBSC供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固有动脉(PEA)参与咯血供血的DSA表现及聚乙烯醇(PVA)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96例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行介入治疗患者的资料,共有32例为异常PEA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27例,肺部慢性炎症3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均累及肺下叶。分析患者病变PEA的数目、DSA表现、与肺部病变部位、性质的关系,以及PVA栓塞相关并发症。结果 32例患者的DSA表现为血管增粗、迂曲,分支增多、紊乱并进入相邻肺组织。30例(93.75%)PEA与肺动脉交通;PEA供血的肺部病变93.9%位于肺下叶后基底段。未发现与PVA栓塞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EA可参与咯血供血,当肺内病变累及下叶时,需探查PEA,应用PVA颗粒栓塞异常PEA安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体-肺循环分流(BP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DSA确诊的BPS的MSCTA资料,以超选择性支气管相关体动脉造影(DSA)为标准,对照分析MSCTA与DSA在诊断不同分流水平的BPS的一致性。结果 MSCTA显示肺动脉分支错期显影。在显示亚段以上的BPS的效能上与DSA相当(Z = -1.854,P > 0.05),显示末梢BPS的效能明显低于DSA(Z = -3.923,P < 0.05);MSCTA确诊BPS 11例,灵敏度为35.5%(11/31),检出的BPS肺动脉分支数、分流水平与DSA所见相当;检出的支气管相关异常体动脉数目与DSA相当;无假阳性病例。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诊断肺动脉亚段以上的大分流量BPS;显示异常的支气管相关体动脉,有助于介入术前对BPS程度及供血动脉的预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医用臭氧直接作用于关节腔,或采用自血回输法全身应用于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所致的血清学变化,探讨臭氧对骨关节炎软骨的作用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胶原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诱导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10μg /ml 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30μg /ml 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10μg /ml 臭氧自血回输组、30μg /ml 臭氧自血回输组共6组,每组6只。造模4周后进行臭氧干预,每周2次共4周。末次注射后4周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各治疗组和模型组的血清NO含量、T-SOD活力、TNFα和IL-1β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各治疗组间及治疗组与模型组间的血清NO含量,T-SOD活力,TNFα和IL-1β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①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出现血清NO、SOD、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②臭氧无抑制已升高的血清NO、TNFα和IL-1β水平;③“氧化预稳定”作用是系统性而非局部性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大气道狭窄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大气道支架植入术,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各种大气道支架的优缺点及其选择;术中的麻醉支持和指征监测对患者安全的意义;支架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结果在静脉麻醉和黏膜表面麻醉的支持下,19个Wallstent成功缓解了共19处气管、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狭窄.包括肿瘤性15例、结核性3例、气管软化1例.静脉麻醉支持和生命指征监测使气道支架术过程更安全、操作更精细.Wallstent和Ultraflex是目前气道支架比较理想的选择.正确选择支架、术中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