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9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丁腈、氢化丁腈、氟橡胶分别浸泡在乙醇、柴油、生物柴油中,测量每组样件的直径、质量和硬度值,计算其变化率,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腐蚀溶胀后的橡胶件进行微观形貌结构分析。结合测量数据与扫描分析结果,分析材料间极性的差异对橡胶腐蚀溶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样件上述各参数变化率与微观形貌变化一致,氟橡胶在柴油中变化率最低,抗腐蚀溶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镍氢电池组温度过高会影响其充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冷型的平铺堆叠式的镍氢电池组散热系统。基于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池组的功率需求和电池生热理论,建立了镍氢电池组的三维仿真模型,利用StarCCM+软件对电池组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并在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循环工况下对镍氢电池组进行了温度场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的温度值吻合良好,电芯热平衡时的最高温度43.35℃,最低温度40.49℃,温差3.14℃,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该散热系统能够较好的控制电池的温升,满足HEV用镍氢电池组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动力电池欧姆内阻在线测量问题,实现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及寿命预测,建立了氢镍动力电池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混合动力车用氢镍动力电池欧姆内阻在线估算方法;通过台架试验及路试试验验证得出该在线估算方法的可行性,相对于现有的离线估算方法具有实用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用圆柱形氢镍电池组的散热问题,设计了非直接接触液冷式冷却系统,建立了电池组温度场理论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仿真软件建立电池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获得了电池组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电池组在50℃高温环境,平均充放电功率为6 kW时,该冷却系统能够使其最高温度低于45℃,并有效控制各单体电池之间温差在5℃以内,满足电池组的散热要求,防止发生热失控。  相似文献   
6.
无刷直流电动机在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离合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要求,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新型电控离合器系统.介绍了电控离合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方案,并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电池表面温度作为控制目标的常规热管理系统,存在散热滞后、电池内部温升过快以及在较高温升时输出功率受到限制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电池内部温度预测的主动散热式热管理系统。系统以测试的电池表面温度、电池材料参数和电池发热量作为输入量,预测电池内部的最高温度及其传热过程,对风机进行预控制,实现电池包温度的平稳控制。实验表明了系统能保证电池工作时温度变化平缓,处在最优温度范围内,避免了电池内部的累积生热量导致的电池温度急剧上升的问题,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超级电容的单轴并联混合动力轿车结构,开发了混合动力集成式多能源控制器,实现了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化.从电控单元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分析,采用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开发出了集成式电控单元,利用其丰富的传感器信号处理、执行器信号驱动以及CAN总线通讯功能,实现了对发动机、整车以及超级电容的信号采集和驱动功能.根据混合动力整车制定的控制策略,对混合动力整车的起/停工况、怠速充电工况、加速助力工况以及混合动力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混合动力总成台架和整车试验平台上,对混合动力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策略进行试验调试验证,使混合动力整车获得很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高压动力电池使用安全,针对某搭载高压动力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围绕高压上电预充电功能的开发过程。详细阐述了其理论依据,参数辨识方法,以及所需应对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参数匹配形成方案,以指导器件选型、硬件检测、软件控制,最终实现了一套安全、可靠、经济的预充电解决方案,并经实车项目量产应用以及市场表现效果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电池包由于充放电倍率高,内阻大,电池热负荷高,温度不均匀,严重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了一款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用风冷电池包散热结构,并通过STAR-CCM+软件模拟了流场与温度场,达到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电池包进行热平衡台架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电池包的最大温差为3℃,最高温度为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