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中新统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地质背景反映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中新统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研究惠州地区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对于该区油气勘探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建立了惠州地区中新统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层序的构型特点,研究不同类型坡折带的形成机制、分布范围及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层序地层边界和坡折带是控制本区地层岩性圈闭形成的重要因素。惠州地区存在3种具有勘探前景的地层岩性圈闭,选择HZ27-3低位体钻探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利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源多变的陆相沉积、物源丰富的古珠江三角洲沉积、礁滩发育的碳酸盐岩沉积、扇体发育的深海沉积等四大沉积体系以及频繁的海(湖)平面升降与多期次构造活动,共同构成了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层岩性圈闭优势发育的地质背景。在对上述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珠江口盆地(东部)发育古珠江三角洲前缘、古珠江三角洲与古韩江三角洲交互区、古珠江三角洲与碳酸盐岩交互区、生物礁滩发育区、深水扇与斜坡扇发育区等有利区带,分析了该地区上构造层地层岩性圈闭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总结出了该地区上构造层地层岩性圈闭成藏的四大优势条件,并在富烃凹陷油气分布范围内划分出了6个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利区域,揭示出了该地区具有巨大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机岩石学综合光学法研究了珠江口盆地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分和亚显微组分特征,对典型烃源岩做了干酪根元素分析、岩石热解分析和高温高压泥岩热模拟实验,探讨了其生烃潜力和生烃属性。壳质组及富氢的壳镜组A含量较高,决定了中深湖相有机质的类型为Ⅰ—Ⅱ1型,具倾油性;低含氢的壳镜组B和镜质组含量较高,决定了滨浅湖相和沼泽相有机质的类型主要为Ⅲ—Ⅱ2型(Ⅱ1型为辅),具倾凝析油、气性;腐泥组和惰质组含量低。2类烃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生烃属性均存在差异。这对进一步研究该盆地古近系不同凹(洼)陷有机相及勘探潜力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砂岩侵入体是由沉积后的砂岩再活动并侵入到周围地层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砂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砂岩侵入体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目前业已发现砂岩侵入体岩性油气藏。文中介绍了国际上有关砂岩侵入体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砂岩侵入体的结构模式、露头特征以及岩心、测井与地震识别标志,总结了砂岩侵入体的触发机制和流动机理,并对砂岩侵入体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砂岩侵入体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油气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应当注意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南海东部海域经过30多年的油气勘探,在浅水区非烃源层系取得了岩性油藏的勘探突破.目前已发现的岩性油藏相对集中在惠州凹陷南部珠江组,通过对其岩性油藏的分布特征、类型及主控因素开展详细解剖,划分出上倾尖灭型、背斜-上倾尖灭复合型、断层-上倾尖灭复合型和条带型4类岩性油藏.其有利成藏条件主要受4种因素控制:①河流、波浪和潮汐...  相似文献   
6.
7.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科,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韩江组下段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划分为3个3级层序,即SQ1、SQ2、SQ3.通过井-震划分对比,建立了工区内韩江组下段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在等时格架建立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区发育的3种岩性地层圈闭,主要受层序界面、最大海泛面、初始海泛面控制.  相似文献   
8.
以二维、三维地震和钻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参考古生物资料,对珠江口盆地东部陆丰、惠州、西江、恩平、白云凹陷以及东沙隆起和番禺低隆起中T<'2><,3>的层序界面进行分析,共识别出4种界面类型,分别为削截型、下切峡谷型、顶超型、上超型,并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揭示了下切峡谷型的分布特征.通过地震剖面横向的对比和分析,使T<'2>...  相似文献   
9.
惠州凹陷目的层成岩作用复杂,东沙隆起碳酸盐岩发育造成附近碎屑岩储层与围岩受灰质影响严重,即砂、泥岩都有被钙质胶结情况,钙质介入使砂泥岩速度差异变小,导致常规波阻抗反演无法有效区分储层与围岩,研究表明砂泥岩阻抗范围相近且相互重叠,给储层预测带来困难.通过对本区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分析可以看出伽马曲线区分砂泥岩效果较好,因此利...  相似文献   
10.
新近纪珠江口盆地发生断坳转换之后,陆架坡折带一直位于番禺低隆起南侧—白云凹陷北坡地区,珠江组作为该区的主力产气层段,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以三维地震资料和已钻井为基础,结合周边的部分二维测线,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相分析,认为:①古珠江流域面积广、携带陆源粗碎屑物质丰富;②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古珠江流域地表物质疏松活化;③相对规模较大的海平面下降使得古珠江三角洲一直推进到陆架坡折带附近。上述3个因素的耦合叠加为番禺低隆起南侧—白云北坡地区发育粗碎屑沉积物提供了保障,这些沉积物在陆架坡折区所具有的特殊古地貌背景的控制下,在珠江组形成2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和多种类型的沉积砂体,从而为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强制性海退体系域陆架边缘三角洲和低位体系域斜坡扇、盆底扇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最为有利,而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