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6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宇轩  李晟  林仕立  张先勇 《电池工业》2023,(6):295-300+315
运维系统是保障电池储能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工具,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的精确估算是运维工具依赖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储能电站应用领域的电池特性参数和电池SOC获取问题,使用基于大数据的电池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利用电池历史数据提取SOC、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对应关系,可对“开路电压法+安时积分法”估算方法的初始荷电状态SOC0和实际可用容量Qa进行修正。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运维工具对储能电站等应用领域中电池SOC的实时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储能电池在新能源并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对电池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需要配备必要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荷电状态(SOC)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磷酸铁锂(LiFePO4,LFP)电池SOC与多个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呈强非线性,本文重点归纳温度对磷酸铁锂电池SOC的影响。首先将工作温度对开路电压、实际容量、充放电效率、自放电率及电池老化等电池特性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随后通过对工作温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基于经典“开路电压 + 安时积分”法将温度参数直接或间接引入到SOC的实时估算模型中,得到考虑温度参数的新模型,进而提高电池SOC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串联电池组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不一致性逐渐加剧造成的整个电池组的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以STM32系列ARM为核心的串联电池组全程动态均衡系统。该系统具有独立的补电均衡和耗散均衡控制模块,实现了电池在充放电全过程中的动态均衡,提高了均衡效率,缩短了均衡时间,同时解决了目前常用均衡方案发热量大,能量消耗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池储能是电梯再生能量回收利用的有效方式,针对应用中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基于回馈电能功率/能量以及变换器电压等约束条件确定电池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制动电阻辅助分流以及电压动态调整的方法,研究了吸收释放再生电能过程的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在稳定直流供电网电压的前提下实现再生能量的高效利用,同时有效减少电池系统容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阳能分布式微网输出功率间歇性及不可控性的应用瓶颈,提出了将多种储能形式(储电、储冷、储热等)高效集成应用的多能态复合储能技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给和用户多样化能源消费需求之间的高效调控。为了确定复合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等级,利用MATLAB等软件建立了太阳能分布式微网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通过输入地区和日期对太阳能逐时辐射强度、光伏发电和光热产热的能量进行仿真计算。以广州某宾馆为例,计算了夏季太阳能分布式微网的输出,并与用户多种能源负荷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多能态复合储能系统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建立了节能与经济2方面的评价指标,对太阳能分布式微网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复合储能在综合提高微网系统节能率的同时,减少了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针对太阳能分布式微网输出功率间歇性及不可控性的应用瓶颈,提出了将多种储能形式(储电、储冷、储热等)高效集成应用的多能态复合储能技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给和用户多样化能源消费需求之间的高效调控。为了确定复合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等级,利用MATLAB等软件建立了太阳能分布式微网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通过输入地区和日期对太阳能逐时辐射强度、光伏发电和光热产热的能量进行仿真计算。以广州某宾馆为例,计算了夏季太阳能分布式微网的输出,并与用户多种能源负荷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多能态复合储能系统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建立了节能与经济2方面的评价指标,对太阳能分布式微网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复合储能在综合提高微网系统节能率的同时,减少了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容量衰减与电池循环寿命直接相关。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包括: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增长、电解液的分解、电极材料结构破坏、活性物质的溶解和相转变等。过充过放电、不良的储存或使用温度等外部因素也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磷酸铁锂电池内阻测量目前大多存在耗时长、测量结果不连续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内阻测量方法——双倍率曲线法。基于该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电池内阻进行测量并进行误差分析。结合误差分析结果发现,该测量方法的适用放电状态(state of discharge, SoD)区间为5% ~ 90%。对该区间内平均内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平均内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相比于以往的其他测量方法,该方法的提出能够有效缩短内阻测量时耗,可为在线内阻测量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延长储能系统电池使用寿命和降低电池使用成本,开发了基于LTC6803-4的电池信号采集单元.采用LTC6803-4解决了电池管理系统中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复杂的问题,独立电源给芯片供电能够实现掉电情况下的电池状态监控,而可扩展的电路结构实现了温度信号的采集,并借助双重霍尔电流传感器实现了电流信号的精确采集,标准电池包的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到集中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从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两方面做了详细讨论,性能测试表明,电池管理系统信号采集单元性能稳定,精度高,能够为电池均衡、荷电状态估算和集中监控提供精确数据,完全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风冷系统因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热管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常规的风冷热管理设计方法存在重复性工作多、设计时间长的缺点。本文提出空气流动风阻网格模型结合热力学模型仿真的设计方法,先采用空气流动风阻网格模型获得优化的电池结构,再采用热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求解,获得优化的电池模组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结构的准确性。优化结果表明,“C”字形结构更有利于提升模组内单体电池冷却效果的一致性,并且优化后的“C”字形结构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模组内单体电池温度场的一致性。此外,计算结果发现模组内空气流动方向为上进下出时可进一步降低模组内单体电池的最高温度,提升单体电池温度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