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自1993年蓄水发电至今已运行近20年,各项性态趋于稳定。根据清江隔河岩大坝近年来的大坝安全监测资料,主要针对拱冠梁15号坝段的位移,在基于物理推断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2种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隔河岩大坝拱冠梁径向位移与上游水位呈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拱冠梁切向位移与上游水位和气温无明显的关系,且径向位移非常小,拱冠基本呈对称状态,符合拱坝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水污染评价预测的实时性和直观性、提高水环境管理的工作效率,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C#程序语言将河道地理信息与水质模型有机联系起来,应用水质模型理论分析了污染源监测数据和河流水文资料,探讨了水质模型、河道网格剖分及水质模型与河道计算网格的集成等问题,并结合广西省南宁市邕江河段构建了基于GIS平台的水污染预警系统.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基础信息查询、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和预测结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自1993年蓄水发电至今已运行近20年,各项性态趋于稳定。根据清江隔河岩大坝近年来的大坝安全监测资料,主要针对拱冠梁15号坝段的位移,在基于物理推断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2种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隔河岩大坝拱冠梁径向位移与上游水位呈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拱冠梁切向位移与上游水位和气温无明显的关系,且径向位移非常小,拱冠基本呈对称状态,符合拱坝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平台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坝原型监测具有监测项目与监测仪器众多、空间分布广以及需要对海量监测数据做出适时处理与分析等特点,基于GIS平台建立大坝监测仪器的空间信息与监测数据的有机联系,应用大坝安全监控理论对大坝原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建模,探讨系统数据库设计与空间数据的表达、监测数据预测模型适应性等问题,并结合清江隔河岩大坝工程构建了基于GIS平台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IS平台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监测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显示等功能,可显著增强大坝安全监控分析的直观性,提高大坝安全监控数据分析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是病毒复制过程的关键酶,已被证实是开发抗HIV-1药物的一个理想靶标。针对48个喹诺酮酸类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tegrasestrandtransfer inhibitors, INSTIs),利用遗传函数逼近法(genetic function approximation, GFA)构建10个抑制活性与优选的分子结构描述符之间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模型,从中优选出最佳的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据此探究影响抑制剂生物活性的主要分子微观结构因素,希冀为其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所建立的最优2D-QSAR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8903,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8213,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表明,喹诺酮酸类INSTIs的生物活性主要受Jurs_RPCG、Shadow_nu、BIC、ALogP、Dipole_X以及Dipole_Y描述符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结构修饰,开发高效抗HIV-1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25个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传函数逼近法(GFA)构建了10个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模型,从中选取最优模型并检验其预测可靠性,并分析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结果表明,最优2D-QSAR模型的R2=0.7776、Q2=0.6421、r2=0.87、(r2-r′02)/r2=0.01、k′=0.97、r■=0.58,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热力学描述符AlogP、电拓扑状态描述符ES_Sum_sssN、ES_Sum_ssCH2和空间描述符Shadow_nu是影响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其中Shadow_nu是最重要的微观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7.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自1993年蓄水发电至今已运行近20年,各项性态趋于稳定.根据清江隔河岩大坝近年来的大坝安全监测资料,主要针对拱冠梁15号坝段的位移,在基于物理推断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2种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隔河岩大坝拱冠梁径向位移与上游水位呈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拱冠梁切向位移与上游水位和气温无明显的关系,且径向位移非常小,拱冠基本呈对称状态,符合拱坝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