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5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4个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合理安排试验,找出了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显著性因子.试验表明,燃料密度是影响点火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次为燃料含水率、炉膛初始温度和通风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自制的生物质真空氧载体气化反应装置上,考察无氧载体时反应温度对气体产物分布及合成气中H_2和CO总含量的影响情况,研究氧载体对小麦秸秆真空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前后的氧载体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无氧载体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合成气中H_2和CO含量均逐渐增大,750℃时H_2含量达到10.13%;当反应温度从550℃升高到800℃时,反应温度对CO_2含量影响最为显著,CO_2含量从27.31%减小到14.43%。有氧载体时,在上述反应温度范围内,H_2含量从6.43%升至13.62%,合成气中H_2/CO值、H_2和CO总含量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氧载体可增大气体产物中H_2与CO产量,同时H_2/CO值也明显增大,说明氧载体可促进生物质气化反应;在真空条件下,氧载体并未发生明显烧结,且反应后的氧载体结构更有利于生物质气化,但其机械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的深入研究及锅炉技术的成熟和锅炉类型的多样化为更好开发生物质能源创造了条件。生物质成型燃料与原生物质及煤相比燃烧性质有较大差别,依据该燃料的特点采用双层炉排层燃锅炉。根据有限元分割成型原理布置测点,用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测温仪测出各点温度,得出各个方向温度分布图,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为水冷壁的合理布置、进风量选择及锅炉稳定燃烧、经济燃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秸秆颗粒冷态压缩成型过程的比能耗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种秸秆颗粒冷态压缩成型过程进行开式试验研究,将其压缩成型过程分为松散、过渡、压紧和推移4个阶段,回归了不同阶段的压力方程,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整个压缩成型过程中的比能耗值。以小麦秸秆为例,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压缩速度、物料含水率2个因素与比能耗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压缩速度的影响比含水率大,且二者均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吸收式制冷系统提供能量,试验显示,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制冷效果较好.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带有水套,水套内部的压力为200 kPa时,即能达到发生器的发生温度.该制冷系统输入功率最佳值为0.2 kW.该制冷技术在我国偏远地区及缺电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