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7篇
  202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为 MAN 公司 R.Hfner 1980年10月28日在《船舶工程师学会》(伦敦)会议上宣读的论文摘译,另外还附上与会的海运与柴油机制造业人士的讨论评价。关于 MAN 公司的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本刊已作过介绍,故在此仅着重介绍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3.
原油资源日渐匾乏,导致原油价格暴涨,并影响到石油工业部门作出反应,使燃油产品品质发生变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品质劣化,因而柴油机的基本发展形势变化很大。目前无论是从前提条件还是从发展目标来看都与过去不一样。从大型中速柴油机直至小型高速车用柴油机,其基本情况都是如此。具体来讲,原油紧缺对大型柴油机的影响与对小型柴油机的相比大不一样。作者将分两部分对这两类机型进行分析,并概述它们的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本文系第一部分,仅讨论较大型的柴油机,文章中心是如何适应烧用劣质渣油或混合燃料,并且降低燃油消耗率。作者得出的结论与多数人的预测相反,他认为:这基本发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并且作为这方面的研究发展成果,使柴油机在将来作原动机用的意义甚至比今天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 影响柴油机燃烧及各缸负荷分布最佳化的最重要参数是正确的喷油正时。数字阀,一种具有极快开关速度的数字式液压伺服阀的开发,为重新研究中速和低速柴油机的喷油系统创造了可能。荷兰B&R Engineering BV公司以此为核心的“Fueltronic”可调电子控制喷油系统,可控制并影响燃油耗率、排气温度及爆发压力随喷油正时的变化曲线,从而降低燃油耗率,优化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5.
<正> 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机械工业的渗透,形成了机械微电子复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涌现出一代新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这类产品应用范围大,覆盖面宽。从社会到经济,从生产到生活,从简单的耐用消费品到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管理系统,机电一体化几乎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从而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功能和构成、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工业生产从“机械电气化”跨入以机电一体化为标志的发展阶段。柴油机是交通运输中耗能最低的动力机械,使用面广,拥有量大。近十年来,国外十多个经济发达国家的柴油机厂商、大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这种新型350毫米缸径中速柴油机专为烧渣油设计的,所用渣油的初始粘度极限为240厘沲(50℃)。大约三年前,B&W公司(丹麦、哥本哈根)意识到在已定型的50系列和28系列四冲程筒形活塞柴油机之间有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因而着手设计、研制P35系列柴油机。其基本参数见表1。该型柴油机拟先制造六缸、八缸与九缸直列机,在转速为600转/分时单缸功率为370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石油短缺,许多国家重新把煤的利用放在重要地位,加紧探索以煤代油的途径.目前,煤基替代燃料主要有煤——油混合燃料、液化煤、气化煤等形式.液化煤、气化煤产品在发动机上应用困难不太大,但这些产品加工成本仍较高,尤其是液化煤产品,近期内难以推广应用.煤——油混合燃料相对来说加工容易,近年发展较快.在柴油机方面,英国石油公司、西德MAN公司、美国西南研究所等烧煤——油悬胶体燃料试验成功,但在煤炭粉碎技术上仍有待提高.Sulzer公司等也在柴油机上烧液化煤. 本文发表于1974年10月.虽然时间较早,但该文收集、整理了从1916~1969年间有关柴油机烧煤试验方面的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因此有助于我们了解这方面的早期研究情况,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火生 《柴油机》1997,(3):37-39
IHEUI(液压电子式喷油器)燃油系统的优点1.1实现整个转速范围内的喷油压力控制该系统能在发动机整个转速范围内都对喷射压力实施控制,从而a.改善燃料经济性;b.降低排放;。显著改善冷起动性能;d.显著改善热起动性能;e.改善排气的透明洁净性;f.改善在高海拔地区运转性能.1.2显著改善发动性能HEUI系统的喷射压力与发动机转速无关,从而显著改善了发动机低速性能(图1).ffil1.3齿轮系负荷恒定该系统施加于齿轮系的负荷恒定,这意味着:a.可大幅度降低噪声;b.减轻磨损;。显著减小冲击负荷.2HEUI燃油系统的构成(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