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浸出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用双界面模型对颗粒反应进行描述,并用质量平衡和宏观总体平衡模型对浸出反应器进行了物料平衡的计算。对不同浸出条件下的浸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气缸套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高性能合金铸铁气缸套既要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应有较好的切削性能和配副性能,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大修周期与功效稳定。因此需要气缸套采用性能好、品质优良的材质。20世纪90年代以前,  相似文献   
3.
李新德  陈爱荣  郑杰 《内燃机》2006,(3):55-57,62
详细论述影响发动机活塞环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降低活塞环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体评价法是分析研究非线性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实用方法,它只需少量 表就可方便地掌握系统中各种不同大小的非线性因素处于系统各种不同位置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定量影响和定性的影响,从总体上揭示非线性的各种特点,使人们对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行为有更深刻和全局性的了解,起到其它方法难以起到的作用。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总体评价法的正确性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首次提出了奶环振荡问题及其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扩大稀土的应用范围,力图为开发新型热强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采用Cr24Ni7N钢及Cr25Ni20铸造钢材,加入0.01%~0.10%金属元素La或ce后,在中频炉中进行熔炼;持久与蠕变试验分别在Bn_及RDq3试验机上进行;铸造试样在试验温度下进行24h时效处理后,用ELC3133A型离子探针进行断口表面稀土的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钢中加入适量的金属Ce或La,可显著地提高各种耐热钢的蠕变强度,断裂时间延长2倍以上,研制的Fe-Cr-Ni-Al耐热合金钢种在1250℃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针对土壤氡浓度的相关检测方式非常多样,一般情况下应用的检测方法为静电收集法,金硅面垒型探测器以及电离室法等。因为土壤当中的氡浓度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会产生一些变化,加之浓度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相关的检测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土壤氡浓度检测在建筑地基测量中的运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陈爱荣 《机械制造》2009,47(7):43-45
为改善铁紊体球铁曲轴毛坯切削加工性能,分析探讨了铁素体的固溶强化机理,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影响铁素体球铁曲轴硬度的主要元素是硅,在试验范围内,铁素体球铁硅含量与其硬度成正比。通过调整硅含量,严格控制球铁中其它元素的含量并保持基体中铁素体数量的一致性,可以达到控制曲轴硬度,使铸造的曲轴毛坯完全满足自动化生产线对其切削加工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活塞环调质稀土离子渗氮处理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善活塞环的磨损、腐蚀抗力来提高其使用寿命.利用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对经调质处理后的活塞环进行了表面稀土离子渗氮处理和金相观察,并将调质后稀土离子渗氮处理的活塞环与表面未经任何处理的活塞环制出3组试样,对不同的载荷及不同时间内的磨损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调质后稀土离子渗氮活塞环的抗磨损性能和腐蚀抗力优于原始环.通过装机试验,经调质后稀土离子渗氮的活塞环耐磨性能明显高于其他措施处理的活塞环.  相似文献   
9.
采用激光和等离子弧淬火表面硬化技术对40Cr合金钢碎渣机凸轮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并对修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表面组织细化,磨损表面仅产生一些微裂纹和凹坑;正常淬火的40Cr钢表面出现较大的裂纹和撕裂.认为激光硬化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等离子弧淬火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到工件的距离为8 mm时,可获得较好的淬火效果;在其他淬火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硬度基本趋于不变;等离子弧淬火使被扫描表面产生了5 μm左右的波度,促使相互运动表面产生油楔作用,使边界润滑向混合润滑状态转变,使摩擦因数降低,耐磨性提高.该工艺成本低、操作简单、热效率高,可以实现零件或部件的局部淬火,使材料获得性能优异的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