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国标法、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3种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10份盲样经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VIDAS仪器检测,生化部分用VITEK2 compact执行。结果国标法在10个盲样中检出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分别为5号样品检出阿贡纳沙门氏菌、7号样品检出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检出5号和7号呈沙门氏菌阳性,其他为阴性。结论 VIDAS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传统检测方法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依据GB 4789.4—2016对从长沙市生鲜市场随机采集的生鲜猪肉、鸡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20份生鲜猪肉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83.3%;有20份生鲜鸡肉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4.1%;总检出率为78.4%。通过对其中40株沙门氏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分子溯源研究,结果表明: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与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按分子溯源分析可分为5个明显不同的聚类,清晰反映了沙门氏菌的污染源分布及交叉污染情况,实现了精准溯源;其中发现了15个致病基因,从基因层面阐明了沙门氏菌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与致病机制,提示了沙门氏菌潜在的致病风险;试验发现了15个耐药基因,从基因层面阐明了沙门氏菌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与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并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保守基因VP72和K205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 探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和方法的特异性、线性、灵敏性和重复性, 及其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差异。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出限达到0.1 fg/反应, 在0.1~500.0 fg/反应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重复性变异系数均低于1%, 不与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适用于猪肉及其制品中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封闭型异氰酸酯(BTAI)为功能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制备了封闭型异氰酸酯基功能化的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POE-BTAI),并以此为增韧剂对PBT进行增韧.当增韧剂POE-BTAI含量一定时,PBT的抗冲击强度随着BTA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当BTAI含量一定时,PBT的抗冲击强度也随着增韧剂P...  相似文献   
5.
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引起肠胃炎、腹泻以及疼痛。传统的检测技术需经过预增菌以及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操作,检验周期长、检验效率较低。本研究通过合成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分子信标-金纳米材料,采用一种新的基于分子信标共价功能化的壳聚糖技术和金纳米团聚比色的方法对含SSeC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5种不同净化方法(Cleanert TPT小柱、Qu ECh ERS、Tea Column小柱、GCB小柱、GCB/NH_2小柱)对绿茶中氯氰菊酯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净化方法,对仪器、色谱柱及定量方法的选择均进行了考察,计算不同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结果采用Cleanert TPT净化小柱的回收率低于50%,以Qu ECh ERS净化包、Tea Column、GCB、GCB/NH_2小柱处理后的样品回收率均可达到80%以上。结论在所选的5种净化方法中,4种净化方法均满足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的相关要求,检测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析进口美藤果油中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s)、生育酚以及多酚等常见的植物油成分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结合光电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 array,PDA)、荧光成像(?uorescence,FR)、常压化学解离器(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电喷雾电离器(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以及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对冷榨获得的美藤果油中的TAG、多酚、生育酚以及FAMEs等主要化学成分特征进行解析。结果: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大约占FAMEs总量的93%。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亚油酸(linoleic,L)和亚麻酸(linolenic,Ln),含量分别达到了50%和36%。主要的TAG类型包含LLnL、LnLnLn和LnLLn三类,LnLLn型约为22.2%。生育酚中,γ-生育酚的含量最高,超过了生育酚总量的50%。多酚成分中,21种类型的多酚通过PDA和MS质谱信息被完整地解析出来。结论:美藤果油富含的L和Ln以及大量生育酚等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食用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