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3篇
  200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酒的春天来了!”的喊声叫响很久了.不论是黄酒行业从业者还是关注黄酒发展的各路媒体,都有这样共同的期待。综观最近两年黄酒发展态势,从黄酒文化的广泛传播.黄酒消费群体的成熟培养到黄酒销量和利润额的不断增高.我们似乎真的感受到了黄酒春天来临的气息。在这期间,行业的领先者们动作频频.而从其他行业的经验来看.领先者对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黄酒行业也是如此。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周祥先生,和他讨论了一些有关黄酒发展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何廷卫  杨静 《新食品》2006,(14):47-47
现在,酒水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跟上市场的步伐,哈尔滨市盛丰名酒总汇的老总张洪阳除了把经营范围定位在名酒上。更提出一个全新的观念:代理商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当好一个“情报员”,这样才能实现厂商双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何廷卫  杨静 《新食品》2006,(B03):67-67
在杭州,永裕贸易有限公司因专业经营进口葡萄酒闻名业界,他们采用本土化的经营策略运作洋葡萄酒,达到了成功推广产品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何廷卫 《新食品》2006,(17):37-37
从8月份开始,会稽山斥资7000万元的广告开始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旨在传播“会稽山是黄酒源头”的品牌价值的央视广告,为这个黄酒淡季添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5.
何廷卫  杨静 《新食品》2006,(21):21-21
曾去过绍兴,因为鲁迅。那一回,自己陪着自己,喝一碗咸亨酒店的黄酒;那一回,自己陪着自己,数一次孔乙己碟中的茴香豆。再次走近绍兴,因为金国辉——在业界颇有名气的塔牌董事长。这一回,在这个酒香弥漫的江南小城,在酸甜而微涩的黄酒味道里,我看到了个绍兴人和他的黄酒故事,读到了一个黄酒人和他四分天下的黄酒梦想。  相似文献   
6.
何廷卫  郭斌 《新食品》2006,(21):34-34
在刚刚结束的西安糖酒交易会上,来自苏州的黄酒品牌同里红高调亮相,大胆喊出了“打造黄酒顶级品牌”的口号,以此宣示其进军高端黄酒市场的决心。而综观黄酒行业近两年的发展,同里红并不是第一个属意高端黄酒市场的品牌。事实上,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女儿红等在高端黄酒领域已经开始了各自的尝试和探索.并已经初步取得不错的市场业绩。如今,随着新品牌的高调登场,有业内人士认为,黄酒行业的高端化运动已然兴起。  相似文献   
7.
序 酒海边的蝴蝶效应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全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意思是一件表面上看来很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而眼下自带酒水这种趋势,对于终端营销而言.就是那些扇动翅膀的“蝴蝶”.  相似文献   
8.
何廷卫  郭斌 《新食品》2006,(14):35-35
最近,四川黄酒市场盛传“孔乙己依靠买店步步深入,古越龙山不堪压力纷纷撤柜”的说法,为了探究虚实,记者对几家黄酒品牌的厂商四川地区负责人和总代理商进行了采访,经过调查了解到,几大品牌在四川市场上暗战正酣,而以渠道竞争为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结果是独胜?是多赢?我们也只能让未来的市场反应来回答。  相似文献   
9.
何廷卫  郭斌 《新食品》2006,(B01):33-33
在黄酒复苏的大背景下,厂商合作开发品牌模式也逐渐在黄酒行业内大行其道,如何才能让一个普通的合作开发品牌强势起来?稽山鉴水可资业内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嘉善曲线     
何廷卫 《新食品》2006,(18):32-32
从曾经的销量行业第一到被收购,嘉善黄酒为什么会走出这样一条曲线?重新上路后的嘉善黄酒又将如何重拾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