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蒋建强  周文  何建秋 《广西轻工业》2010,26(12):157-158
创新经济形势下,高技能人才是掌握了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和技能,并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校企联合型、实习实训型和创业创新型三种;构建根据市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整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发新课程;构建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复杂地区的低信噪比问题,是长期困扰油气地震勘探工作者的重要难题。针对大量干扰记录,结合现场实际,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逐步深入的分析方法,得出了若干重要认识与结论:①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均匀体--散射源都要产生波的散射;②表层介质的不均匀性最强、结构最复杂,是散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③直达波、反射波等传到不均匀体都有可能产生散射,但散射波的主要能源是面波;④在复杂地区,散射干扰是形成资料低信噪比的关键因素。同时还发现表层散射源主要有:两种不同物性介质的结合部;凹凸不平的低降速带底界;高地势,特别是高速岩层的高陡山区;复杂地形;厚度较大的第四系分布区;溶洞、溶缝分布区等。分析结果认为:散射源可按其大小、散射次数和散射波形态分类;散射强度与不均匀体和围岩阻抗差大小、个体大小、离激发点与测线距离、地势高低、低降速带厚度、地表光滑性等因素有关。这些认识与结论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散射波的形成机制认识的重大进展,对散射波的压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川东地区于1976年开始地震勘探,集“大山区、石灰岩、陡构造”等三大难关于一体的川东高陡构造带地震勘探,经历了25年的攻关试验,综合研究和生产实践,才取得突破性进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高陡构造地震反射波场的特征和复杂性认识不清,误把低点当高点,赞成钻探失误;第二阶段,研究认识了其反射波场特征和复杂性,加强了方法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有所提高;第三阶段,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地质上解体高陡构造,利用地质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指导地震建立物理模型,研制了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使地震资料和成果精度提高,钻探符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四阶段,在应用新技术同时,针对钻探揭示出的新问题,利用地质,地震,测井资料综合深化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但是高陡构造地震勘探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文章回顾了勘探历程,概要总结了研制和应用的技术,认识,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深化研究的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针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8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工作态度、专业技术、工作效果、专业对口度、工作流动情况等方面展开了问卷调查,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梁董庙构造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南梁董庙构造须家河组为一套砂泥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沉积,据钻测井资料分析得知,砂岩储层含气后的速度与页岩速度相差不大,因而只用速度反演资料不能有效解决该类型储层预测及烃类识别问题.从测井曲线分析可知,该套砂岩储层还表现出低自然伽玛、相对高孔隙度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自然伽玛进行岩性解释,利用孔隙度数据识别相对孔隙度较高的有利砂岩储层段,最后由低速异常对砂岩含气性进行预测.通过开展蜀南梁董庙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的预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对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本文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多波多分量直接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利用纵波来识别岩性和检测气水层,其结果多解性较大,而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提供的纵波和转换波速度及由此导出的泊松比、纵速度比、纵波、道积分和转换波的波阻抗反演联合解释来直接预测含油气性,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说明利用多波资料能提高地震预测油气藏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