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竹叶碳苷黄酮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易于降解,导致其生物可及性低,因此,本研究拟探究黄原胶存在时,4 种碳苷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在各模拟消化阶段生物可及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在有/无黄原胶存在的条件下,竹叶提取物中4 种碳苷黄酮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直接消化样品,添加黄原胶的样品可以明显减弱模拟消化过程中碳苷黄酮的降解;口腔、胃、肠道模拟消化对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影响存在差异,黄原胶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4 种碳苷黄酮,尤其是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生物可及性,模拟肠道消化后,黄原胶保护组的异牡荆素和牡荆素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62%和59%,远低于直接消化组(分别降低84%和80%)。结论:黄原胶可以明显提升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对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植物油掺伪问题频发,现有理化特性和感官特性检测已无法满足相关的检测需求。由于检测时间长、检测成本高,以及复杂的检测过程导致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受限。近期,新型传感技术、新材料和数字信息技术、电子鼻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组学技术等的发展为快速准确鉴别植物油掺伪提供了技术支持。有鉴于此,以食用植物油掺伪研究为对象,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对植物油掺伪检测的重要研究进展,讨论了光谱检测技术、色谱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组学技术等分析方法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并对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油的掺伪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黄精切片颜色、抗氧化活性、氨基酸组成等品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的组成变化,并采用低场核磁技术表征黄精切片干燥过程中的水态变化,通过研究其色度、抗氧化活性变化,探析不同方法干燥黄精切片的效果差异。结果 与热风干燥样品相比,冷冻干燥样品可以更多的保留其抗氧化活性,冷冻干燥样品的色度更接近于新鲜样品;相较于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处理对黄精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更显著。除此之外,冷冻干燥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切片中束缚水的含量,而且热风干燥处理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实现了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的可视化。结论 冷冻干燥可以更好的保留黄精切片的生物活性,相关研究为相关的食品干燥过程中的水态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离子迁移谱的高灵敏度, 有效地解决了气相色谱低鉴别能力和离子迁移谱对混合物进行检测时存在的交叉灵敏度问题,得到保留时间、漂移时间和信号强度的三维谱图,使定性分析更加准确,并且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 可以直接对样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进行分析, 极大简化了分析过程,实现快速检测,满足现场分析的需要。作为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 GC-IMS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质量鉴定、掺假溯源分析、食品特征风味分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本文介绍了GC-IMS技术的基本原理, 重点综述了GC-IMS技术在粮食、果蔬、肉蛋制品等多类食品研究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农产食品的品质分析、风味研究、新食品开发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微波处理与孵育法结合探索影响麦胚多肽微波孵育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麦胚为实验原料,采用微波辅助预处理方法,研究孵育温度、时间、pH及料液比4种因素对孵育后的蛋白酶活力及多肽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结果 与未进行微波辅助预处理的样品相比,微波辅助处理(600 W, 10 s)能显著提高(P<0.05)孵育后样品中的蛋白酶酶活力(约9.4倍)和多肽含量(约3.1倍)。经过微波辅助处理后,孵育温度为51.5℃、pH为4.0、时间为6.33 h、料液比为1:7 (g:mL)时,蛋白酶活力达最高为3826.23 U/g;孵育温度为45.0℃、pH为4.8、时间为8.00 h、料液比为1:7 (g:mL)时,多肽含量达最高为261.23 mg/g。结论 微波辅助处理能有效地激活麦胚孵育液中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水解反应,显著提高孵育后的多肽含量。  相似文献   
6.
大米的包装方式与堆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米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良好的包装方式与正确的堆垛方法可有效防止大米陈化、霉变,延缓其营养品质下降。本文分析了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堆垛方法等因素对大米安全储藏的影响,介绍了可装乘净含量25kg大米的双层真空包装和可装乘净含量50kg大米普通包装的设计,并设计了针对2种包装方式的吨袋堆垛、散袋堆垛及滑托板堆垛方法,这些设计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大米的储藏损失,而且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对仓储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小麦麦胚为原料,经微波辅助处理(600 W,10 s)后,通过改变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培育液pH、培育液液料比,提高麦胚中内源性蛋白酶的活力,达到富集多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时间、pH、液料比对麦胚中蛋白酶活力、肽含量皆有显著影响(P<0.05)。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上述单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发现培育温度50 ℃、培育时间6 h、培育液pH4.5和液料比10:1 mL/g为最优组合,蛋白酶活力、肽含量分别为3812.34 U/g、303.12 mg/g。实验表明,优化培育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经脱脂、微波处理麦胚中蛋白酶活力及肽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金针菇工业化生产线上选择顺应性装配机器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SCARA)的运动性能和工作效率,基于遗传算法对其进行轨迹优划。首先,机械臂工作路径分为3段,运用运动学分析求出各路径点处对应的关节变量。其次,在关节空间内使用3-5-3分段多项式插值函数对关节变量进行轨迹规划,使得加速度连续且无突变,解决仅使用三次函数规划机械臂的抖动问题。通过遗传算法对各段路径进行时间优化,得到最优的运行时间。最后进行仿真得到关节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曲线,曲线表明:3-5-3分段多项式轨迹可以即保证运行平稳无冲击,且优化后整体运行时间减小39.8%,实现速度和时间的最优化,对机械臂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肉类作为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健康的追求,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肉制品新鲜度、掺杂掺假等肉制品品质领域的质量问题较为多发。为改善传统肉类检测方法耗时费力的现状,肉品质量的检测方法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近红外光谱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生物、医药、食品在内的诸多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法结合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的优势,适用于肉品及肉制品现场实时监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畜禽肉制品新鲜度、品种鉴别与掺假分析、产地溯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肉制品品质分析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富集麦胚多肽,采用微波联合金属离子处理麦胚,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ZnSO4浓度、MnSO4浓度、CaCl2浓度对麦胚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10 s,ZnSO4浓度1.0 mmol/L,MnSO4浓度1.6 mmol/L,CaCl2浓度1.4 mmol/L的条件下,麦胚中的多肽含量可达228.85 mg/g,蛋白酶活力提高至2268.40 U/g。微波联合金属离子处理对麦胚中肽的富集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