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过渡金属和桥联双氮配体合成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按照配体结构将对应配位聚合物分类.概述了Cu(Ⅰ)-桥联双氮杂环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对分子识别和组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P(NIPAM-co-NVP))温敏型共聚智能水凝胶;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量对前端聚合过程及智能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前端移动速率随NVP用量增多而加快;共聚物具有热缩温敏性,随着原料中NVP相对用量从0%增至10%(摩尔分数),共聚产物的临界转变温度从32℃升高到37℃;产物是理想的药物缓释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前端聚合方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4种线性高分子水溶液中制备了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的水凝胶,其中的线性高分子分别为: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扫描电镜(SEM)、吸水率和吸附量对互穿网络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解对水凝胶的吸水性能影响显著,使吸水率平均提高9.1倍,但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小,使亚甲基蓝吸附量提高不足1倍;在4种互穿网络水凝胶中,P(AM-AA)/PEG的吸水率最大,高达627.9g/g,P(AM-AA)/PAM互穿网络水凝胶对亚甲基蓝有最大的吸附能力,吸附量为91.6mg/g。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40多年来中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总结归纳,从配置理论与模式、配置范围、研究方法以及配置后评价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5.
将锶铁氧体(SrFe12O19)作为填料填充到天然橡股(NR),研究了SrFe12O19填充量(0~200份)对NR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SrFe12O19提高了NR的邵氏A硬度、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随着添加的SrFe12O19量的增加,橡股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定伸应力增加,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老化性能和耐酸性能。综合比较,NR中添加SrFe12O19的量宜选择25~50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研究SrFe12O19对NR的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rFe12O19后NR表面平整、结构稳定性提高、抗热老化和耐酸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LCS)、共沉淀法和固相法合成了超细Gd2BaCuO5(Gd211)粉体,并对3种粉体的形貌、化学纯度、比表面积和粒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CS工艺制备的Gd211粉体粒度最小,团聚最轻。将以上3种粉体作为掺杂剂制备GdBa2Cu3O5(Gd123)超导块材,块材的微观形貌说明微细Gd211粉体的添加能有效减小Gd123块体中Gd211颗粒粒度,临界电流密度的比较表明LCS法所制粉体的添加比另外两种粉体更能有效提高临界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7.
以高分子量聚丙烯腈(PAN)聚合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NaOH碱法水解工艺,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絮凝能力的絮凝剂。从正交试验结果得到影响PAN水解产物絮凝性的强弱顺序为:碱度温度喂料配比时间。采用影响显著性最明显的因素制得的PAN水解产物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且其红外谱图与市售聚丙烯酰胺(PAM)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38CrMoAl钢表面制备不同Y_2O_3含量的WC/Ni合金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合金化层的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随Y_2O_3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Y_2O_3含量的合金化层皆是由γ-(Fe,Ni)、基体马氏体、M3C及WC相组成,其中纳米WC颗粒主要分布在合金化层上部的枝晶间,而微米WC颗粒则分布于合金化层底部边缘区,且在颗粒边缘形成有明显的外延生长层。随着Y_2O_3含量的增加,具有亚共晶形貌特征的凝固组织逐渐细化,γ-(Fe,Ni)和M3C数量增多,基体马氏体数量略有减少。但当Y_2O_3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超过1.0%时,凝固组织开始有所粗化。随Y_2O_3含量增加,合金化层硬度呈先增后降、摩擦因数和磨损失重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当Y_2O_3含量为1.0%时,合金化层硬度(781HV0.2)最高,为基体的2.4倍;摩擦因数和磨损失重最小,分别为基体的17%和8.9%。  相似文献   
9.
冯巧  王明  徐东卫 《化工时刊》2013,27(6):21-23
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交联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对影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水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饱和溶胀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水解温度、水解度、水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聚丙烯酰胺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80℃;水解度:70%;水解时间:6 h;乙醇∶水(体积)=1∶1。此时,水凝胶的饱和溶胀率可以高达707 g/g。  相似文献   
10.
钠离子电池由于其资源丰富和原材料成本低的特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潜在的替代产品。然而,同高倍率、高循环稳定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的开发相对滞后,这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运行。碳基负极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导电性能好、循环性能稳定、无毒等优势,受到了研究人员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针对不同种类的碳基材料展开论述,讨论了影响碳基负极材料储钠性能的关键因素和储钠性能的优化策略,并对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