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菜肴创新、烹调的前提是具有实物原料和调味品,否则这类活动就无法进行。高明的烹调师就是食物的调味师。在制作菜肴调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在同一种菜肴中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料,就是菜肴所呈现的味,已不再是单一味,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味即复合味。  相似文献   
2.
冯新广 《烹调知识》2012,(10):50-51
当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这就使得人们的饮食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吃素、吃野、吃粗、吃生等已成为非常时尚的食品了。作为走在时尚前沿的人们来说,一向是敢为天下先的勇者风范,在"民以食为天"的美食面前自然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敢是一种态度,吃什么最流行,才是一种高境界。那么现在最流行吃什么,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讨素、野、粗、生。  相似文献   
3.
冯新广 《烹调知识》2011,(16):22-23
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便利,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原料地域的缩小,烹饪技术交流的频繁,使东西方饮食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西方的饮食逐渐融合到中国传统的饮食中来,"西菜中做"也成为中国当今餐饮的流行趋势。而中国传统的饮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观念的冲击,西方饮食影响了中国的餐饮业和家庭的饮食。从烹饪角度看,中菜烹饪对西餐的饮食在原料、味型、烹调技法、理念诸方面借鉴了许多。  相似文献   
5.
冯新广 《烹调知识》2012,(11):51-53
三、吃粗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精米、精面的营养价值反不如粗粮的营养价值高。究其原因,粗粮营养成分多,对人体有益,吃的过精过细反而会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失调。科学研究证明,玉米、小米、番薯、荞麦、高梁等粗杂粮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均高于大米、白面,而且有保健作用,堪称为营养全面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
一、五谷杂粮的历史渊源、概述1.历史渊源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2400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可见2 400多年以前我们  相似文献   
7.
一、五谷杂粮的历史渊源、概述 1 历史渊源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2400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  相似文献   
8.
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unk food",其中iunk指的是肮脏、污秽的废旧之物,而中文所指的"垃圾食品"却制作工艺精良、色泽诱人、香气扑鼻,毫无龌龊之感,因而将iunk food直译为"垃圾食品"有失准确,应理解为品之有味、多食无益的一类食品。这类食品并非完全是人们理解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三高"食品,因为脂肪、热量和糖分都是人体必需的能量来源。有些高脂、高热量的食品,比如一些非人造奶油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