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晰。研究表明,胃肠道区系微生物紊乱可能是FD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有限,并存在安全性问题。益生菌是一类一定剂量条件下可以调控胃肠道稳态、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机体能量平衡的活性微生物。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缓解FD有其潜在优势。本文总结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为益生菌改善消化不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银耳子实体中因含有大量的多糖和蛋白质,严重干扰其基因组DNA的提取。本实验建立一种银耳干品(子实体)中DNA的提取方法,利用此法可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提取DNA,不需芽孢分离和菌丝培养步骤,而且DNA产量高、质量好,可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RAPD)DNA分析。RAPD分析的结果显示,本实验所选取的银耳样品间存在DNA多态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当前食品分析检测中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进行DNA提取及品种鉴别等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3.
陶瓷之美,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物的情操。在使用器物的过程中,晶莹剔透的瓷胎光洁平滑的造型,和谐悦目的彩色装饰,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愉快。  相似文献   
4.
以婴儿和成人肠道来源的菌株K56和ET-22为研究对象,选取8株其他来源菌株作为参考,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全基因组测序、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phism, SNP)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菌株K56和ET-22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菌株K56和ET-22及参考菌株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鉴定比对值大于2,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值(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 ANI)达到95%以上,在种水平均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对副干酪乳杆菌K56、ET-22和参考菌株的1 701个共有核心基因开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多基因序列位点分析,菌株K56和ET-22可与其他参考菌株有效区分,SNP分析表明不同培养代数间副干酪乳杆菌K56的SNP差异为103、ET-22的SNP差异为4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副干酪乳杆菌K56、ET-22与其他参考菌株。益生菌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均在菌株水平具有特异性,已成为业内新的科学共识。该研究...  相似文献   
5.
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是常见的益生菌,本研究系统评估了3株益生菌对断奶鼠消化代谢的调控作用。将断奶1周后的大鼠和小鼠分成对照组和益生菌处理组分别饲喂5周和4周,在此期间益生菌处理组每天分别灌胃1×109 CFU的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试验期末,小鼠用于肠运动性试验,全部大鼠剖检取样进行生化及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都能够显著促进小鼠肠道的运动性。同对照组相比,灌胃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 (P<0.05) 增加大鼠的全期体重增重和肠液中胰蛋白酶活力,其中体重增重分别增加了13.33%和8.52%,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8.76%和31.13%。3株益生菌对大鼠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肝脏、脾脏、肾脏和胰腺重量及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均能够显著(P<0.05) 提高大鼠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其中总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6.84%和9.12%,球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8.80%和6.82%。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生菌都会显著(P<0.05)升高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其中总胆固醇含量分别增加了44.35%、28.23%和17.74%,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2.92%、27.08%和12.50%,对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灌胃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均能够显著(P<0.05)提高大鼠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回肠壁厚度,其中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分别增加了30.65%、19.35%和21.94%,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分别增加了30.21%、31.25%和35.94%,回肠壁厚度分别增加了21.14%、22.35%和27.51%。因此,乳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能够通过促进肠道运动性、增加胰蛋白酶活力和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来促进宿主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提高宿主的体重增重同时又不会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副干酪乳酸杆菌ET-22是一种具有缓解炎症、调节免疫功能的益生菌,为探究其对口腔疾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采用甲基紫精颊膜注射法建立金黄地鼠口腔溃疡模型,在造模前,分别以灌胃的方式连续给予金黄地鼠剂量为1×109 CFU·mL-1·d-1的ET-22活菌以及对应的ET-22灭活菌和ET-22发酵液,研究ET-22对地鼠口腔黏膜结构形态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影响。口腔黏膜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和评分结果表明,ET-22活菌、灭活菌及其发酵液均能改善地鼠口腔黏膜的上皮完整性和炎性细胞浸润,ET-22活菌预防口腔溃疡的效果最佳,ET-22灭活菌及其发酵液的预防效果次之,但它们的预防效果均优于维生素C。机制研究发现:ET-22可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分泌,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减轻口腔黏膜的炎症浸润与转移;ET-22可以调节口腔的菌群组成,抑制口腔疾病相关的有害菌。研究表明,ET-22可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病风险,对预防口腔溃疡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中关于调节肠道菌群及通便功能动物实验评价方法评价副干酪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功能。方法:分别以0.000867、0.00867、0.0867、0.867、8.67 mg/kg灌胃给予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实验室检测菌株规格为1.5×1011 CFU/g),检测小鼠干预14 d前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并测定干预30 d后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及重量,评价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排便的影响。结果:干预14 d前后比较,各组小鼠粪便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均显著增加(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0.00867、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0.000867、0.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0.00867、0.867、8.67 mg/kg剂量组干预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增高(P<0.05),0.0867、0.867 mg/kg剂量组小鼠排黑便粒数与重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剂量组对小鼠首粒黑便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润肠通便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最佳剂量为0.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1.0×108 CFU/d),润肠通便最低有效剂量为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为1.0×109 CFU/d)。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贤 《建筑安全》2011,26(2):51-52
基坑支护工程是基坑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支护方案的选型对基坑支护至关重要。在选型时没有做好全面充分的分析考虑,将会为工程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