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食物加工与烹饪有了较大地进步。主食烹饪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技术有了较大提高,面食的花色品种进一步增多。副食烹饪水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的煮、烤、脍等烹饪技术已炉火纯青,新兴的炒菜技术也日益成熟;第二,菜肴烹饪原料得到了极大地扩展;第三,象形花色菜的出现和食品雕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朴兵 《餐饮世界》2022,(12):42-45
<正>元代饮食文化交流(一)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三次西征,大大加强了中国内地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联系,元代从域外引进了原产于中亚、西亚的胡萝卜、回回葱(洋葱)、回回豆子(鹰嘴豆)和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香蕉。西域的胡椒、阿魏等食物香料,朝鲜的高丽参和欧洲的玻璃酒器,在元代也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唐宋两代是中国副食烹饪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烹饪方法上,煮和脍在唐宋两代都比较流行;在副食烹饪技术上,食品雕刻和花样拼盘在唐宋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副食烹饪原料上,唐宋时期的人们都很重视对动物杂碎的充分利用。唐宋两代的副食烹饪也有不少明显的差异:第一,就烹饪方法而言,唐代盛行烤,而宋代盛行炒;第二,宋代时花果开始成为菜肴制作的主料或辅料,使宋代的副食烹饪原料更为广泛;第三,素菜在宋代的兴起,使宋代的整个副食烹饪面貌有别于唐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茶籽的来源、制茶和种茶的技术均来自中国。本文从茶文化传播的角度对中外文化交流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原地区是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它的饮食业极其繁荣,代表了当时中国饮食业的最高成就,中原饮食业的上层为大大小小的固定店肆,它们主要有酒肆、茶坊和食店;中原饮食业的下层为半固定的食摊和流动的食贩北宋时期的中原饮食业,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十分讲究特色经营。  相似文献   
6.
刘朴兵 《餐饮世界》2022,(10):32-35
<正>史前时期,各种动植物饮食原料即从原产地不断地向外传播扩展。史前传入中国的粮食作物即有黍、小麦和大麦。黍原产于西亚和东地中海沿岸,在新石器时代由中亚传入中国。小麦和大麦,原产于中亚和西亚,在距今四五千年由西向东传入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后,各地饮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人口集中的国都城邑往往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先秦时期,从饮食原料到饮食器具,从饮食烹饪到饮食习俗,均可见到饮食文化交流的因子,从而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面貌。汉代以后的饮食文化交流,可划分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国内各区域的饮食文化交流。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刘朴兵 《餐饮世界》2022,(11):54-57
<正>隋唐五代饮食文化交流(一)中外饮食文化交流隋唐五代时期,尤其是唐代时期,中外交通频繁,众多的外交使节、商人和宗教僧侣络绎于途,唐代与境外诸国的饮食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向西,大唐帝国同中亚、西亚、南亚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传统的丝绸之路进行;向东,对日本、朝鲜的饮食文化交流主要通过海路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域外饮食文化的输入清代时,中国新引种了原产于美洲的草莓和西葫芦、甘蓝(包菜)、花菜、秋葵等果蔬,还引进了西洋苹果、法国葡萄等优质水果。明末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辣椒、花生、烟草等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对中国原有的粮食结构和饮食风味产生了巨大影响。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门被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煎牛排、面包、布丁、冰淇淋、罐头、葡萄酒、啤酒、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不清楚“乳腐”究竟为何物,学者们分别提出“乳腐”豆腐说、“乳腐”酸酪说和“乳腐“干酪说。本文认为“乳腐”亦名“乳饼”,即今之“奶豆腐”,它是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并认为豆腐的发明极有可能是受“乳腐”的启发所致。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史可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原始社会的萌芽期,夏商周三代的发展期,秦至北宋的繁荣期,元代以后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