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生产与运行对周围环境都有强烈的影响。除了石油产品之外,许多其它含碳物质都是污染要素。目前采用的污染评价方法都要求用有机溶剂从样品中萃取污染物。由于不可能完全萃取,所以对污染的测定未必准确。通过土壤反射性能评价石油污染的方法,仅能近似地测定污染值。我们认为,通过样品在氧气或者空气流中燃烧时释放的碳酸气数量计算有机碳含量,测定石油产品和其它含碳物质污染土壤的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根据有机碳含量直接检测污染的方法不要求预先从样品中萃取污染物,并且在所有情况下,对总的污染情况都能给予准确和真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技术成因电场干扰是影响各种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期限的诸多因素之一。以莫斯科地区为例,在野外测量成果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地下管线电腐蚀损坏危险程度,同时综合各种因素,绘制了莫斯科地区区划图。指出电腐蚀高危险程度区基本上是电车线、是莫斯科—里加铁路线经过的地方和基础工业分布区附近,但沿希姆基水库一带除外。此种电腐蚀损坏危险评价方法提供了将野外测量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可能性,并摆脱了研究的封闭性和城市区域多功能分区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金、银矿床的分布规律及成矿特点.文章指出了在前寒武纪,总的特点是在地盾核部和地盾边缘,分别形成了含金区和含银区.然而,在中-新生代,由于大陆边缘地质作用的强化,形成了大批金银矿床.在这个时期,由于前寒武纪特有的地质构造的再次复活,导致形成了第三纪金银矿床,其矿物-地球化学参数与前寒武纪金、银矿床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对美国卡林硫化物金矿床和俄罗斯五月金矿床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个含金-硫化物金矿床都与低温金-银、锑-汞和汞矿床共生。矿石中的金主要是细分散金并在针状砷黄铁矿中形成亚微细包体。分析两个矿床的矿石成分,不难看出在含金量和造岩元素上也有一系列相似之处,从有机碳含量到含矿交代岩中钾、钠状态都如此。从外表看,它们都属于沉积或者热液-沉积成矿。在储量方面,细分散型矿石的含金矿床往往是大型或超大型矿床,而且地面风化作用和矿石变质作用又反复多次地提高了矿床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比例尺研究发现,科拉北部的水已酸化,其表现为许多湖水的 pH 值下降(<5)。生态危险是化学侵蚀以及一些元素,如 Al,Mn,Zn,Ni,Cd 等,转化成毒性最大的离子形式。为了揭示河水中化学元素转化的所有离子形式,采用了物理-化学模拟实验方法。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集详细地描述了火山岩层中,金银矿床矿体周围的交代岩石和矿石中的矿物.在对矿物进行了大量的微观探测和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的规律,指出了它们的成因作用,详细地研究了在热水溶液中,金和银的沉淀条件及运移方式等问题.本论文集共收集了九篇论文.1.O·B·鲁西诺娃等人围岩、含矿绿泥石和磁绿泥石的成分、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2.O·B·鲁西诺娃和В·Л·鲁西诺夫  相似文献   
7.
1996年1月2日科学院破火山口发生了第三次全新世喷发。所有3次喷发的中心都位于卡雷姆湖北岸。第一次喷发沉积可能留下基座直径约2km、高不过10m 的低而广阔的“凝灰环”型火山机构,圆环的大部分位于水下。第二次喷发沉积没有形成自已独立的火山机构,而是象罩子一样覆盖在第一次喷发的凝灰环上。老凝灰环可能有比现代大1倍的火山口。喷发时间大概在~(14)C 4800a 以前。喷发的岩浆物质都是沿着切割破火山口的北北东向延伸的大断裂涌向地表。卡雷姆火山的年龄在~(14)C 4700a 往后,年均火山喷发量明显减弱,从2×10~6t/a 降到0.6×10~6 t/a。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地质-生态研究的综合性和地质-生态研究与科学、生产生态工作的协调,地质管理委员会总局"乌克兰地质分局"(现乌克兰国家地质委员会)于1989年起草了"1990-2005年地质-生态工作计划"(后文简称"计划").乌克兰国家自然资源委员会(现自然资源部)和原苏联最高苏维埃生态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委员会同意并建议实施该计划.本文分析了乌克兰境内地质-生态和放射性环境现状与研究程度.阐述了导致地质环境技术成因变化动力的基本原因,以及在技术成因条件下地质环境的生态学参数.重点论述了地质-生态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确定预测地质环境经济开发导致的地质-生态后果时所需基本概念,以及确定合理利用地质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太平洋水域的700多处进行了深部地震探测.由此建立了洋壳速度模式(表1,略),按照现代观点.可以将太平洋洋壳划分成三层:第一层,或者叫沉积层,其弹性振动传播速度为1.7-2.0km/s. 平均厚度为2.0-0.3km;第二层,弹性振动传播速度为2.5-6.0km/s.平均厚度为1-2km;第三层,弹性振动传播速度为6.5-7.7km/s.平均厚度为4-5km.第二层和第三层又可以划分出以下几  相似文献   
10.
对有关技术成因作用下地质环境稳定性问题存在的观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见解,阐述了地质环境稳定性的概念,明确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探讨了用图件形式表达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可能性。文中详细列举了研究该问题所需工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