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在时效处理状态睛的切削法试验中有热塑剪切失稳现象,试验结果指出:热塑剪切失稳是一种热-力效应,切屑成锯齿形,齿间由热塑剪切带分隔,带的宽度与切削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在时效处理状态下的切削法试验中有热塑剪切失稳现象,试验结果指出:热塑剪切失稳是一种热——力效应,切屑成锯齿形,齿间由热塑剪切带分隔,带的宽度与切削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发酵罐和发酵池中选取发酵过程中的酱油进行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酶活力和食盐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池式发酵酱油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和pH值都高于罐式发酵酱油;食盐含量则是罐式酱油更多;其中鲜味氨基酸在发酵12 d后池式酱油的含量就高于罐式酱油的含量,尤其是池式酱油的谷氨酸在发酵45 d时已达到10.42 g/kg,而罐式酱油的谷氨酸含量仅7.91 g/kg;两种方式发酵的酱油都能检测出7种有机酸,且含量较高的两种有机酸分别是乳酸和乙酸;在发酵结束时池式酱油的还原糖含量比罐式酱油的还原糖含量高1.01 g/100 g;池式酱油的食盐含量比罐式酱油的食盐含量低0.90 g/100 g,说明在关键呈味物质上池式发酵酱油优于罐式发酵酱油。  相似文献   
4.
从材料物理冶金角度探索积屑瘤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物理冶金角度对机械加工中积屑瘤的形成进行探索,得出一些饶有趣味的结果,在刀/屑界面上的冷焊(粘结)是形成积屑瘤的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积屑瘤的形成是切屑中两条主裂纹扩展的结果,而材料的第二相极大地影响主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纯金属与单相结构的合金不形成积屑瘤,机械加工中能生成积屑瘤的材料必然是有一定数量第二相结构的合金、积屑瘤内显微裂纹削弱了积屑瘤本体强度是引起周期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惠贞  陈子文 《特殊钢》1997,18(4):17-20
马氏体时效钢06Ni6CrMoVTiAl的切削试验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的钢在切削速度为12~41m/min的范围内,均会产生积屑瘤,通过电镜分析,发现在马氏体基上有一定数量的弥散的第二相存在是引起只屑瘤产生的冶金因素,06Ni6CrMoVTiAl钢出现积屑瘤时,切屑内裂纹粗大,尖端圆钝,有利于粗加工,但对精加工不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冷作模具早期失效原因出发指出。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规程的重要性,并提出评定冷作模具机械性能的指标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钢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特点,讨论了铸砂的服役过程、运动规律,失效形式。指出,在锯切花岗石过程中钢砂承受多次冲击接触载荷,破碎是失效的主要形式。现产的国内外铸造钢砂内部存在微裂纹,它是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改善钢沙质量试制了非铸造新钢砂,锯切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接近进口钢砂。  相似文献   
8.
铁基金刚石圆锯片胎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研究了烧结温度、不同化学组分对铁基胎体材料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铁基胎体的硬度和抗弯强度有较大的影响;适当增加WC、Cu、Ni的含量有利于提高胎体的机械性能;适量的Sn&Zn,有利于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液相烧结。  相似文献   
9.
傅玉灿  吴惠贞 《石材》1999,(1):8-11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花岗石锯切加工的现状指出,以锯切工作状态规范锯切作业是实现花岗石高效低耗锯切加工的关键,文章就此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石材锯切时单颗磨粒最佳干涉切深的概念。生产现场的锯切跟踪试验和锯切表面断口形貌的显微分析表明,材质不同的各种花岗石确实各自都明显存在有一个单颗磨粒干涉切深的最佳范围,在该范围内锯切不仅可以获得高的材料去除率,同时还可确保金刚石锯片有高的使用寿命。文末并有作者提供的有关锯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考察了碳源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特性和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以此探讨碳源与LYS-1代谢产生抑菌物质的关系。LYS-1接种于不同碳源配方的培养基中,测定发酵过程中酸度、活菌数的变化以及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LYS-1以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为碳源时抑菌圈直径依次为9.84 mm、8.55 mm和7.65 mm,以果糖、乳糖和甘油为碳源时则无抑菌圈。活菌数≥1.00×10^9CFU/mL时抑菌圈才会出现,且活菌数的增加有利于抑菌圈直径的增大。葡萄糖和蔗糖复配具有较优的抑菌效果,且蔗糖添加量在5%~10%范围内增加可以提高抑菌效果。以葡萄糖和果糖等当量替换蔗糖具有同等的抑菌效果,碳源为1.00%葡萄糖+10.00%蔗糖或6.26%葡萄糖+5.26%果糖时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最强。碳源影响LYS-1代谢产生抑菌物质,葡萄糖和果糖是影响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