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褐色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fusca)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孢子悬液,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获得了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V5,与出发菌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2.
对从牛粪中分离出来的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sp.)SQ3菌株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菌种生化鉴定培养和产纤维素酶及其培养条件等的研究。降解纤维素结果显示SQ3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4天可见明显的分解纤维素透明圈。产酶条件研究显示:SQ3在发酵时间5天,发酵温度55℃,pH7.0~8.0,尿素氮源,玉米秸秆碳源的条件下产CMC酶性能最佳,在发酵8天时,产FPA酶达到最高峰值。  相似文献   
3.
以褐色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fusca)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孢子悬液,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获得了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V5,与出发菌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 PDA 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叶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 pH 分别是:配方1pH5.0~5.5,配方2pH5.5~6.0,配方3pH6.0~6.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