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 HAD)与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 VFD)对鲜食甜玉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鲜食甜玉米采后升值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HAD和VFD对5个品种鲜食甜玉米粒(荆黑甜、白美人、金银208、美果一号、和粟一号)的水分含量、可溶性蛋白、硬度、脆性、色差、复水比、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VFD甜玉米粒干制品水分含量低于HAD样品,便于保存;可溶性蛋白高于HAD样品,营养物质损失较少;硬度低于HAD样品,口感较好,脆性低于HAD样品,组织绵软,口感细腻;色泽优于HAD样品,视觉效果较好;复水性远远优于HAD样品,干制品吸水性较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VFD甜玉米粒干制品截面呈多孔性的蜂窝状网状结构,微孔分布均匀,HAD样品截面结构层叠紧密,细胞壁坍塌严重。VFD甜玉米粒干制品硬度、脆性与色差与新鲜甜玉米比较接近,且内部空隙较多,品质较好。结论: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粒VFD后存在差异性,适合VFD的甜玉米品种的先后顺序为荆黑甜、和粟一号、白美人、美果一号、金银208。综合来看,荆黑甜、和粟一号较适合VFD,美果一号、金银208较适合HAD。  相似文献   
2.
以蒲公英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传统工艺、渥堆发酵以及添加β-葡萄糖苷酶发酵工艺加工成蒲公英绿茶和红茶,并通过汤色色差评价、功能性成分定量分析、香气组分分析、抗氧化能力分析以及感官评价,以期确定蒲公英叶茶加工的最佳工艺。经过β-葡萄糖苷酶发酵的蒲公英叶茶能获得较佳的汤色品质,未经过发酵工艺的蒲公英绿茶能保留较高的黄酮、多糖以及蛋白质成分,分别为1.42%、7.23%以及1.81%。未添加β-葡萄糖苷酶渥堆发酵的蒲公英红茶含有最多嗅感化合物,包括糠醇、5-甲基呋喃醛、大茴香醛、乙酸甲酯、苯乙酸甲酯、2-乙基丁酸、2-甲基四氢呋喃-3-酮、2,3-辛二酮等18种特有香气物质,主要表现为甜香、山楂、可可、肉类、爆米花等令人愉快的香气,为其获得较高感官评价香气评分奠定了物质基础,且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7 mmol/L FeSO4·7H2O、73.99%和34.21%,具有显著性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的蒲公英叶茶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性,其中渥堆发酵工艺较为适合蒲公英叶茶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延长双胞菇采后贮藏保鲜期。方法:以A15双孢蘑菇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臭氧(14.89,29.77,44.65 mg/m3)熏蒸处理,分析双孢菇在(1±1) ℃冷库贮藏期间感官、质构和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贮藏第8天,29.77 mg/m3臭氧熏蒸处理延缓了双孢蘑菇硬度的降低,保持了较好的弹性、凝聚性和回复性,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下降。结论:29.77 mg/m3臭氧熏蒸处理的双孢菇贮藏期可延长至8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