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真菌Cercospora属的丝状真菌能够引起多种作物的叶部病害,甜菜褐斑病是CercosporabeticolaSacc引起的。它的症状是甜菜老叶上出现圆形斑点,直径3~5mm,颜色灰褐色或灰白,而且通常带有较窄的紫色或褐色的环。易感病品种在受到多次侵染的情况下,斑点迅速扩大,导致叶片全部坏死。不但使甜菜光合面积减少,而且由于病害影响,导致新叶生长变形。同时,甜菜品质降低,并且在贮藏期间糖分会大量流失。甜菜褐斑病发病的轻重受气候因素影响,夏季高温多湿,病害发生较重。这种病原菌在希腊、意大利、日本、南斯拉夫、美…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方法在抗甜菜丛根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Canova在意大利首先发现甜菜丛根病[l],该病在世界各国相继发生。我国于70年代末在内蒙古、新疆等甜菜产区也发现该病害。由于丛根病的危害,造成了甜菜产量和含糖的严重下降,所以选育出抗病品种是解决丛根病问题的关键。目前可利用的抗性品种资源少,常规育种选育出的大部分品种是耐病型品种,随着病原小种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耐病型品种出现抗性退化现象,只有通过与含有双显性抗性基因的野生甜菜杂交,才能育成真正的免疫型品种[2]。因为常规育种的有性杂交方法选育时间长,耗资大,还要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对甜菜种子表面灭菌,用酒精,NaClO,HgCl2的组合灭菌效果较好,而种子的污染率不写种子基因型和保数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外壳蛋白(BNYVV CP)基因的农杆菌, 分别以不同甜菜品系的叶柄、下胚轴及子叶为外植体材料进行基因转化研究.含有BNYVV CP 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基因(Kanr)的农杆菌与甜菜组织不同外植体共培养后,经过诱导分化培养,在含有卡那霉素(kanamycin)的培养基上,从叶柄及下胚轴分别直接诱导出抗卡那霉素再生芽,而从子叶上只诱导出紧密型绿色愈伤组织,未分化出不定芽.从叶柄及下胚轴诱导再生芽的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BA0.5+TIBA0.2+3%蔗糖+Kan200+Cb500、MS+BA0. 15+NAA0.2+3%蔗糖+Kan100+Cb500.甜菜再生植株诱导频率与甜菜品系、外植体类型、苗龄、温度、TIBA、预处理等因素有关.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MS+IBA2.0+2%蔗糖+Kan5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