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轻工业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迄今还没有人提出食品的酶促褐变定量指标。由于绿原酸是多酚氧化酶在苹果汁中的主要作用底物,因此本文通过测定酶促褐变程度不同的苹果汁中的绿原酸残余量,提出了一项能够定量地确定苹果汁的酶促褐变指标系统;并将苹果汁的酶促褐变,按其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同时也提出了在不同的绿原酸残余量下,苹果汁中的多酚氧化酶的底物选择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茶叶下脚料提取儿茶素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从茶叶及其下脚料中提取抗氧化物质——儿茶素,是最近国内外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日本科学家安田英之、小野裕之以及松奇妙子等与我国中科院、华南农大、浙江农大、华中农大、安徽农学院等单位对儿茶素的研究发现,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清除“自由基”除臭抗癌等作用;医学保健专家亦指出常饮绿茶可以起到降压、消除口臭,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大豆的腥味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有关,在氧化过程中脂肪氧化酶起着催化作用。本文以正己醛作为代表探讨了脂肪氧化酶与致腥物质含量的关系。发现大豆在生长和贮存期间就有正己醛的生成,其中以脂肪氧化酶引起的酶促氧化为主。干破碎豆粒成粉,不管酶活  相似文献   
4.
<正> 柠檬酸又名枸椽酸,是一种酸性较强的有机酸,分子式为C_6H_8O_7,分子量为192.12,比重1.542,熔点153℃,学名为2羟两烷三羧酸。目前生产的柠檬酸产品大都含有结晶水,分子量210.40,比重1.655,其状态可以是无色半透明的晶体、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粉末,特征是无臭、强酸味、微潮解,易溶于水和酒精,不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等,在干燥湿暖的空气中会渐渐风化,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柠檬酸。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以大豆蛋白和芝麻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物为原料,以胃蛋白酶为催化剂,通过合成类蛋白反应制取合成类蛋白质。结果表明,在上述反应中,胃蛋白酶是一种适宜的催化剂。底物水解度为80%时效果最佳。大部分底物的分子量在1000以下。底物最佳浓度为30%,最佳pH为5.0。合成类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0,000。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离子色谱(IC)柱后衍生法,研究并建立了对大豆种皮中铁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流动相组分、pH 和柱后衍生液的选择,建立了从样品处理到测定步聚一整套可同时分离测定 Fe(Ⅱ),Fe(Ⅲ)的有效方法.方法的重复性好,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快速、直接气相色谱分析法是近年来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具有分析费用低,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本文采用这种新的分析方法测定了大豆及其制品中主要致腥成份之一——正己醛的含量。分析过程中对分析参数进行了研究,最后优化出测定正己醛含量的最佳分析程序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来源于大豆、大麦种皮中的膳食纤维与Fe(Ⅱ)、Zn(Ⅱ)、Mg(Ⅱ)、Ca(Ⅱ)等二价阳离子的相互作用规律作了数学描述;提出了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各必要的动力学参数。本文还比较了来源于大豆和大麦种皮中膳食纤维与矿物质的作用规律,在理论上阐述了大豆种皮中的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良好生物吸收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植酸能螯合豆类与谷物及其制品中对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zn、Fc等),而使人体对多种矿物质的利用率降低。本文采用国产阴离子分离柱和自装离子色谱系统研究了植酸的离子色谱柱后衍生法分离与测定,并应用到大豆中植酸的测定。通过改变柱后反应液组成与加长柱后反应管长度,修改了Cilliers 1986年报道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改进后的植酸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及线性,消除了图谱基线噪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产大豆、大麦种皮的膳食纤维与Fe(Ⅱ)、Zn(Ⅱ)、Mg(Ⅱ)离子形成复合物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在形成复合物过程中膳食纤维的羧基基团参与了成键作用;而羟基、氨基等则未发现有成键作用。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定性地描述了膳食纤维对矿物质的束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