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6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在缫丝行业困难重重的劣势下,采取以挖掘原料茧潜力、缫制5A级出口生丝为主的生产方针。经过科学设计、加强管理,从而取得理想效果,使企业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2.
宋柏青 《丝绸》1997,(2):16-18
介绍了我国及日本目前使用的煮茧机调整部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煮 过程对2部的主要要求及其高速调整部各分段的不同作用,提出了调整保护过程中应掌握的要点,并进行了机构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自动缫煮茧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煮茧设备,认为东方型煮茧设备较好,有利于生丝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丝企业生产的桑蚕丝,其规格(纤度)一般最粗为55.6/77。8dtex(5R/70D)。由于真丝绸由轻薄型向厚重型发展和开发高品位厚重型织物的需要,两年前已出现试制将祖规格生丝(70D以上),以供应内外销需求。现将本省向泰国出口111/133dtex(100/120D)、167/222dtex(150/200D)规格,4-5A级特粉生丝的级制方法简介于后,供参考。1.激丝机及其细续数、绪数等利用立组机改装,主要是改装下鼓轮架,使鼓轮向索绪锅方向回转(需另制)。一般是5-6绪并为1根特祖生丝(简称并绪合丝)。因此每台(车)级级只需3或4只,而且每只…  相似文献   
5.
宋柏青 《丝绸》1993,(12):28-30
煮茧是缫丝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缫丝工人把煮茧与缫丝的关系概括为:“茧子煮得好,生产成绩全面高,省力也不少”。可见,提高煮茧质量,为缫好丝、多缫丝创造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提高煮茧质量呢?必须认真做到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电材料填充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强度与导电性能难以兼顾的问题,利用羧基改性碳纳米管能较好地分散在水中,以及低温(-10℃)条件下氢氧化钠/尿素溶液能较好地溶解纤维素这个特性,制备了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纺丝液,然后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碳纳米管的复合纤维,对复合纤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纤维素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及碳纳米管的取向,使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当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65 MPa,电阻为3 kΩ;当电压升高到30 V时,复合纤维的温度在15 s内可上升到62.3℃,且吹气和浸入水中都能产生规律的电阻变化。  相似文献   
7.
宋秋  宋柏青 《变频器世界》2008,(12):I0017-I0020
介绍了密炼机上辅机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以及使用西门子S7-300 PLC组建密炼机上辅机控制系统的详细方法及其优点,并且介绍了在应用过程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具有二级增强结构的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Alg)、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纤维。研究过程中通过SEM、FTIR、XRD,表征GO-Alg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以及结晶特性。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得益于GO在Alg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钙离子与GO-Alg的双交联网络作用,复合纤维获得显著增强增韧效果。随着GO的添加量达到15%,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能较未添加GO的纤维分别提高(184±16)%和(252±28)%。同时,GO-Alg复合纤维在吸湿和阻燃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提升,其吸水率和极限氧指数分别由纯海藻酸钠纤维的94%和33提高到160%和37。本研究以期为GO-Alg复合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CT-104笼不锈钢多功能煮茧机的结构特性和性能特点,以及为提高煮茧机对原料茧的适应性和缫丝成绩,方便使用等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具有良好电学性能的聚氨酯(TPU)复合纤维,通过溶液共混制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导电炭黑(CB)的聚氨酯纺丝溶液,进一步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TPU/CB复合纤维,并对纺丝液黏度、复合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电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纺丝液具有显著的切力变稀特性,同时随CB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溶液黏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