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3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部分中、微量元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2000~2004年和1983~1984我国烤烟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部分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中部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由1983~1984的平均1.0%左右增加至2000~2004年平均2.5%~3.0%和2.0%左右,还原糖则由24.43%下降到22%左右,钾、氯离子含量总体差异不大,但一些产区的变化十分明显;烤烟镁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钙含量明显下降,锌和锰含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田间状况下烤烟养分吸收动力学及其在平衡施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土壤气候条件不同的南方湖南酸性红壤地区和北方河南石灰性土壤地区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在烤烟移栽后的前3周中,烤烟烟株吸收的N、P、K、Ca、Mg的速率极低,从第4周开始,烟株吸收N、K和Ca的速率增加极快,并在第6至8周达到最大吸收速率,然后急剧下降。直到收获结束,P和Mg的吸收速率都增加极少。烤烟干物质累积速率在曲线形状上与养分吸收速率曲线相似,但二者不同步,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比养分最大吸收速率迟了约半周至1周。说明烤烟必须为其快速生长首先积累必需的养分。在烤烟移栽后的前6周,烟叶内的K/N比变化缓慢,从6周开始急剧增加并达到最大值。据此,建议在基肥中使用较高的K/N比,而在窝肥中使用较低的K/N比。河南襄县点的K/N比明显小于湖南慈利点,说明在襄县点应增加钾肥的施用,以提高烟叶中的K/N比。在慈利点,烤烟早期吸收的钾多于钙,晚期吸收的钾少于钙。然而在襄县点,烟株整个生育期吸收的钙均大于钾。烟叶早期的含钾量最高,随着生育期的发展而逐渐降低。慈利点烟叶钙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发展稍微有所下降,而襄县点的烟叶钙含量却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全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95,自引:1,他引:95  
在我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普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及其在主要产区的分布规律,指出了我国植烟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植烟土壤速效磷、交换性钙、镁,以及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尚丰富;本次普查一半区域土壤pH值不适宜烤烟生长,土壤速效氮含量也较高;我国植烟土壤有机质总体偏高;速效钾、有效硼全面缺乏。文章提出我国今后在烤烟施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国产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显著等问题 ,提高其质量及可用性 ,于1999- 2 0 0 1年对我国白肋烟的品种选育、高香味适宜烟碱栽培调制技术、质量与香味成分的关系、醇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目前国内产区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品种 ;明确了降低烟碱含量和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关键技术措施 ;揭示了国内外、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白肋烟的香味物质组成及其异同 ,考察了生长、采收和调制过程中国产白肋烟 2 0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找到了白肋烟醇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变化规律及醇化的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发现,在褐土上增施微肥使全株钙和镁积累量增加,其中烟茎和烟叶的钙、镁积累量增加,而根系的钙、镁积累量降低。施用腐熟饼肥使烟株根、茎和叶的钙、镁积累量增加。提高氮肥中硝态氮比例(1:1)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烟株对钙镁的积累。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对根系的Ca/Mg变化动态影响最大。施用饼肥对烟叶的Ca/Mg变化动态影响最大。饼肥可提高初烤烟叶的香气量和香气质,改善余味,减轻杂气;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初烤烟叶的香气量。  相似文献   
6.
县级区域尺度下烤烟外观质量指标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3~2008年全国烤烟中部烟叶样品外观质量评价数据,通过Kriging插值用Surfer8.0软件绘制烤烟外观质量因素等值线图,研究县级区域尺度下烤烟外观质量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烤烟各外观质量因素均存在区域性分布,烤烟颜色分值条带状分布明显,自西北部甘肃省向东北部递增,自黄淮皖北地区向东南部和西南部递增;成熟度分值自西北部甘肃省向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递增;叶片结构分值自西北部甘肃省向东北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递增;身份分值自西北部甘肃省向东北部和西南部递增;油分分值自西北部甘肃省向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递增;色度分值自西北部甘肃省向东北部递增,自黄淮皖北地区向东南部和西南部递增。烤烟综合外观质量分值自西北部甘肃省、黄淮皖北地区向东南部和西南部递增。采用地统计学原理与等值线图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全国烤烟外观质量特征的空间分布,可直观表现全国烤烟外观质量特征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温、真空回潮及烟叶复烤杀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控制贮烟害虫,提高防治的安全性,进行了高温、真空回潮对烟草甲的杀虫效果、烟叶复烤杀虫工艺参数确定以及复烤温度对烟叶吸味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烘箱内温度100℃,历时4min各虫态烟草甲全部死亡;真空回潮具有杀死各种虫态烟草甲的作用,真空度越高(真空回潮机温度越低),烟草甲成虫、幼虫和蛹的死亡率越高,卵孵化率越低,当真空回潮机内真空度为99.02%,温度50℃,保压1 min时,各种虫态烟草甲全部被杀死;在打叶复烤线上,烟草甲成虫和幼虫耐高温的能力强,适当调整复烤干燥阶段的工艺参数,不能完全杀死烟草甲.采用真空回潮与适当提高复烤干燥温度相结合的方法,可100%杀死烟草甲.  相似文献   
8.
植烟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植烟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测定了14个植烟县共210个耕层土壤样品的腐殖质组分含量、组成比例和对应C3F,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了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与土壤类型、pH、碱解氮含量的关系,并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组成比例和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烟土壤腐殖质碳量集中在10~20 g/kg之间,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比例分别在11.05%~32.15%,12.00%~36.28%,38.43%~68.23%之间,胡富比在0.35~1.87之间。②不同土壤类型间腐殖质碳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稻土>紫色土>红壤>棕壤>褐土,腐殖化程度以水稻土程度最高,红壤最低;随着pH的升高,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呈降低趋势;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腐殖化程度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③腐殖质各组分碳量与烟叶烟碱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还原糖、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胡富比与B2F等级烟叶中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的实验分析与密度泛函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xCoO2·yH2O系统的电子结构特性和电子关联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金属性Na0.3CoO2材料和电荷有序绝缘体Na0.5CoO2的O-K吸收边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别,在Na0.5CoO2的EELS中第一个峰发生明显分裂,密度泛函计算证实这种分裂现象和电子关联效应直接相关.通过理论模拟谱线与实验谱线的比较确定了其电子关联强度为U=3.0 eV.在Na0.3CoO2·yH2O(y=0,0.6,1.3)超导体系中,实验发现其能损谱的低能部分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发生系统的变化,损失峰向低能量方向逐步移动.电子结构计算表明水分子的插入可以引起费米面附近能态原子轨道杂化情况的改变,从而导致EELS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度全国烟叶质量评价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全国18个省的76个烤烟取样点取样228个、5个白肋烟取样点取样15个、3个香料烟取样点取样6个,进行外观质量鉴定、物理特性测定、化学成分分析、评吸质量评价及农药残留分析,并与津巴布韦及巴西烤烟样品比较。对2002年全国主产区烟叶质量状况做出如下评价:烤烟外观质量有明显提高,微带青、杂色叶片大量减少。此次测定的样品中外观质量接近进口烟叶的下部、中部及上部叶所占比例分别为28.0%、32.9%及23.4%;多数产地的中下部烟叶物理特性较好,接近或等同于2002年进口烟叶;烟叶化学成分有较大改善,氯离子、总氮含量与进口烟叶相当,烟叶烟碱及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仍有部分产地烟叶烟碱及淀粉含量偏高,化学成分较协调的下部、中部及上部叶所占比例分别为38.7%、46.1%及32.5%;烟叶内在质量有较大提高,评吸质量接近进口烟叶质量水平的下部、中部及上部叶所占比例分别为28.0%、55.3%及36.4%。我国主产区白肋烟质量有明显改进,但部分样品烟碱含量偏高。我国香料烟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全国84个取样点的烟叶进行甲胺磷、呋喃丹、甲霜灵、抑芽敏、吡虫啉、六六六、滴滴涕、菌核净农药残留分析,仅云南宾川白肋烟的六六六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