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蔗绵蚜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糖料作物,甘蔗绵蚜是甘蔗生产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明确绵蚜为害规律、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防治措施的应用概况及其发展前景,为绵蚜的综合管理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甘蔗蛴螬的理想药剂,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结合甘蔗大培土布施6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蛴螬效果最佳,残留虫口数最少,为1.67头/m2,蔗根受害情况也最轻,受害率仅为5.56%,两者相对防效均为最高,分别为76.19%、93.57%.其次是8%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和8%杀螟单·辛硫磷颗粒剂.其他杀虫剂对蛴螬均有一定防效,但效果不甚理想.[结论]结合甘蔗大培土,选施5%o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8%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和8%杀螟单·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等药剂,可有效防治甘蔗蛴螬,保护蔗根免受为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甘蔗蓟马对甘蔗的为害损失,应用化学防控手段控制蓟马为害,研究了蓟马为害对不同抗性甘蔗品种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并探讨了蓟马防控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结果表明,蓟马为害对甘蔗产量和糖分会产生较大影响,其产量影响程度与甘蔗抗蓟马性相关,而糖分影响与抗蓟马性无关。其中,抗性较强品种柳城05-136和云蔗05-51产量损失为13.04%~21.06%,糖分损失为8.33%~8.40%;抗性较弱品种粤糖93-159产量损失高达40.58%,糖分损失为8.44%。从蓟马防控投入与产出关系看,越感虫品种投入产出比越大,即通过防控获得利益越大。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受蓟马为害后的产量和糖分损失,为蓟马防控决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5种杀虫剂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高效低毒并对甘蔗安全的防治甘蔗蓟马药剂,本文开展了10%氯噻啉WP、20%呋虫胺SC、50%氟啶虫胺腈WG、50%吡蚜酮WG、5%啶虫脒EC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用已登记防治甘蔗蓟的300 g/L氯虫·噻虫嗪SC药剂作为对照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农药均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甘蔗安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蔗苗枯心率及甘蔗产量构成因素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蔗苗枯心率高低与甘蔗有效茎及茎径变化间存在相关性,与株高变化间相关性不明显。在一定枯心率范围内,枯心率与有效茎数呈正相关,与茎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9.
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PolyPenRP-410)在蔗叶光谱值测定的使用技术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蓟马为害程度蔗叶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异。结果表明:PolyPen RP-410测定蔗叶正、反面NDVI值无差异,不同叶位间NDVI值有一定差异;NDVI值可反映蔗叶的健康状况,且蓟马为害程度与NDVI值呈显著负相关。根据蔗叶受害等级与NDVI值线性回归关系,制定了蓟马为害蔗叶的5级分级方法。该分级方法既避免了人为误差,又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同时还能有效去除因蔗叶颜色差异导致的影响,可为科学指导蔗区蓟马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甘蔗病害,对甘蔗生产危害极大。摸清蔗区RSD的分布、发生为害情况,是科学推广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关键。本文对云南耿马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和I-ELISA法,对田间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