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廖柳月  朱珍珠  杨倩  刘琴 《食品科学》2023,44(7):132-141
目的:解析大蒜胞外囊泡(garlic-derived extracellular nanovesicles,GENs)的活性成分并探究其对小鼠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超速离心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蒜汁中分离纯化GENs,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对GENs进行脂质分析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RNA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小RNA(microRNA,miRNA)序列鉴定和靶基因预测分析。构建Caco-2单层肠上皮细胞模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通过荧光光谱测定细胞渗透表观系数;采用试剂盒法测定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质量浓度。C57BL/...  相似文献   
2.
植物胞外囊泡与动物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在维持生物内环境稳态、预防多种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其囊泡结构可作为递送载体,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立意于对植物胞外囊泡的结构组成、提取方法、表征手段、抗炎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和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本文介绍了植物胞外囊泡的概况,包括其结构和化学组成,归纳了现有的九种分离提取方法和七种表征手段,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将有助于研究学者选择合适的提取和表征方法制备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纳米级植物胞外囊泡。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胞外囊泡的抗炎活性,特别是其在缓解炎症性肠病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植物胞外囊泡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在饮品、食品加工以及作为壁材递送功能因子方面的潜在应用。本文还简述了植物胞外囊泡在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为探究植物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支持,拓展可食性植物来源胞外囊泡在食药研发方面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