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采用QuEChERS EMR-Lipid技术处理样品,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中毒黄素和米酵菌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用80%甲醇超声10 min,5000 r/min离心5 min后再经QuEChERS净化处理,重复提取2次,采用C18色谱柱(柱长250 mm,内径4.6 mm,粒度5 μm),以甲醇-甲酸...  相似文献   
2.
以市售葡萄柚、佛手柑、柠檬、柑橘、甜橙、蜜柚精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6种柑橘类植物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柑橘类精油样品共检测出19种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及酚类化合物,其中萜烯类、醇类、醛类的含量较高。6种柑橘类精油的共有成分为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等,不同柑橘类精油中还含有各自的特有成分,这也是柑橘类植物精油呈现不同品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木耳、大米、淀粉及米面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并找出湿米粉生产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实验以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为采样点, 随机抽取生产环节132份样品,包括原料25份、成品11份和环境样品96份;流通环节食品样品144份,按照GB 4789.29-2020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进行检验,并结合VITEK2 和MALDI 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和建立进化树;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液质方法同时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原料、成品和流通环节的食品样品共180份均未检出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分离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5株,主要来自于木耳和大米;生产环节中的96份环境样本中未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分离菌株有四种产毒类型,分别为只产米酵菌酸、只产毒黄素、两种毒素均产和两种毒素均不产;其中6株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出率为3%(6/276);两种毒素的产量与菌株的培养温度呈正相关,在培养温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利用MALDI TOF MS图谱对分离菌株进行K类聚类分析,发现同一产地的大米有很高的亲缘性,可通过此方法对菌株进行溯源。说明木耳及大米较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污染,湿米粉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将原料间原料和其他生产车间进行有效分隔,防止成品受到原料粉尘或包装袋上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在流通环节中,采取低温的保存方式,可减少毒素的产生,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