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薯叶粉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保证红薯叶粉品质,降低加工能耗,采用热泵-热风联合干燥技术对红薯叶进行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Design优化试验,研究热泵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温度和转换点含水率对单位能耗、叶绿素含量、色泽L*值和吸湿性的影响,通过加权综合评分法推导多项式回归模型,进而优化联合干燥工艺参数。经响应面优化的干燥参数为:热泵干燥温度52℃、热风干燥温度73℃、转换点含水率58%,该工艺下单位能耗3 621. 36 k J/g、叶绿素含量6. 42 mg/g、色泽L*值46. 21、吸湿性7. 19%,综合评分值与预测值拟合度高达99. 632 5%,为红薯叶综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将红薯叶粉添加到复合面条中,基于响应面法对红薯叶复合面条的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特性进行探究,运用低场核磁技术分析干燥过程复合面条内部水分迁移的质热传递规律,建立红薯叶复合面条联合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热泵干燥温度的升高、转换点含水量的增大、热风干燥温度的升高,干燥所需能耗降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增大,煮制吸水率...  相似文献   
3.
片状剥离是土遗址表面普遍发育的病害,对遗址的长期保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大量学者尝试多种手段对片状剥离病害进行整治,但在实际的保护加固工程中效果仍不太理想。目前,利用苔藓加固边坡、保持水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丰富。本文从土遗址保护的目的出发,采用在遗址表层培育苔藓的方法,利用生物结皮改善遗址表面片状剥离状态。以青海地区为例,在野外研究中利用微型贯入仪测量苔藓生长前后墙体的表面贯入阻力,并对比分析表面龟裂的变化。室内试验中将土遗址墙面自外向内分成5个土层,利用X衍射仪对各土层进行矿物成分分析;用激光粒度仪对各土层进行颗粒分析,并用离子色谱仪分析各土层的盐分含量。野外试验发现,有苔藓时墙体的表面贯入阻力比无苔藓时明显提高,且原来片状剥离的龟裂也在苔藓生长过程中得以修复。室内试验表明:苔藓生长前后各土层矿物成分及含量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土壤颗粒粒径会趋于减小,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多;有苔藓时粉化层中盐分含量明显下降,其他土层盐分含量较无苔藓时有较大提升。苔藓生长后原墙体表面片状剥离的强度和颗粒结构均明显提升,且盐分富集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土体整体工程性能相对提升。因此,苔藓加固片状剥离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烫漂两种方式对红薯叶进行热风干燥前的预处理,研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烫漂时间、烫漂液ZnAc_2与EDTA-2Na质量比、烫漂温度对红薯叶热风干燥后叶绿素、复水性、色差、干燥特性、能耗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10min、超声功率300W、超声温度40℃,经超声预处理的红薯叶干燥效率较高,皱缩率低,组织结构较为完整;烫漂处理的最佳工艺为烫漂时间60s、烫漂液ZnAc_2与EDTA-2Na质量比2:1、烫漂温度80℃,经护色液烫漂处理干燥后的红薯叶复水率、叶绿素含量和色泽都稍高,质构紧密均匀,细胞开孔率高,总能耗低。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添加红薯叶粉对复合面条性能的影响,以干燥特性、煮制特性、固形物溶出率、质构特性、感官特性、色泽以及微观结构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红薯叶粉添加量的增大,红薯叶复合面条面筋结构的孔隙率变大,加快了干燥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红薯叶复合面条质构的综合评分随红薯叶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红薯叶中的膳食纤维弱化了面筋蛋白的形成,对复合面条的质构特性产生负面影响。当红薯叶粉添加量为5%时,面条的质构品质最高,复合面条的色泽最鲜亮,适口性最佳,感官综合评分最高。当红薯叶添加过量,会增大复合面条的断条率和损失率,使色素沉积,面条暗淡,且红薯叶香味过于浓郁。本研究为红薯叶在面制品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真空冻干杏脱水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杏为原料,为缩短干燥时间、提升干燥质量、降低干燥能耗,采取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超声条件协同真空冻干对杏脱水量以及品质影响,综合确定最佳超声条件。经响应面分析发现超声功率357. 26 W、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15. 46 min为最佳处理条件,在此条件下杏干的脱水量为61. 83%,根据试验可操作性将处理参数调整为:超声功率350 W,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15 min,该条件下杏干脱水量为(61. 47±0. 28)%,其品质测试结果显示经超声预处理后的杏片,其干制品VC保留量增加3. 44%,干制品内部孔道和海绵状结构明显,表面孔隙量较高,硬度适中,组织结构疏松,整体能耗降低7. 17%,综合判定其为最佳的超声预处理条件。该研究为超声波协同真空冷冻干燥应用天空冻干杏脱水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超声前处理对杏片微波冷冻干燥(MDF)过程干燥特性以及水分迁移扩散特性,以鲜杏为原料,采用微波冷冻干燥技术,使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不同超声前处理条件下杏片MFD干燥过程中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结果表明:超声前处理对杏片MFD前期干燥速率影响较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内部结构最佳的超声处理条件为350 W,35℃,15 min,有利于水分迁移。新鲜杏中所含自由水约占总水分的83%。通过对不同超声处理条件的杏片在干燥过程中内部各状态水分的迁移规律分析发现:随着干燥的进行,部分自由水先向结合水的方向迁移,同时弱结合水逐渐向结合水迁移,结合水向弱结合水的迁移则贯穿整个干燥过程。不同超声前处理条件下杏片干燥过程中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变化范围是8.44×10~(-11)~15.00×10~(-11) m~2/s,超声处理使杏片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提高了82.29%~223.97%。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分析了微波处理技术的机理和特点,与传统干燥方式相比,微波处理作用下,物料微观结构出现较多的孔隙和较少的坍塌,有利于水分的脱除,增加了对流传质速率,降低了干燥能耗,提高了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同时也比较了微波干燥处理、微波在联合干燥和辅助干燥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其干燥能耗、干燥时间和物料品质,并展望了微波处理技术在食品干燥领域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马铃薯小麦粉复合面条成型过程中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的热特性、黏度特性、微观特性以及复合面条的晶体结构、红外光谱、质构特性等,研究表明:在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中,小麦蛋白对淀粉糊化起抑制作用,使淀粉原本的相变峰向高温移动,同时小麦蛋白对该体系的黏度起到削弱作用并对淀粉结构进行一定的稀释;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与普通小麦面条相比结晶度较低,无定型的淀粉构象较多,持水力较强,复合面条的硬度、黏度、咀嚼性小于小麦面条,弹性、回复性、吸水率、断条率大于小麦面条。  相似文献   
10.
在自主开发的化学强化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基础上,考察30mg/LFeCl3,30mg/LFeCl3和30mg/LCaCl2的组合以及30mg/LCaCl2三种混凝剂投加方式对其深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效果以及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投加FeCl3及FeCl3和CaCl2的组合提高了化学强化MBR装置对色度、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单独投加FeCl3及FeCl3和CaCl2的组合都可以有效地缓解膜污染,其中投加FeCl3和CaCl2组合的效果更好,而单独投加CaCl2将会加重膜污染.FeCl3的絮凝作用可以降低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并增加污泥颗粒粒径.此外,CaCl2可以强化FeCl3的絮凝作用,提高膜污染的延缓效果.然而,单独投加CaCl2由于刺激EPS的产生并造成污泥颗粒粒径的减少,从而加重了膜污染.FeCl3和CaCl2都有利于溶解性有机物(DOM)中的小分子量片段向大分子量片段的转化,其中CaCl2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