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3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椭圆形颗粒测量应变椭圆的两组方法被应用于变形板岩和砂岩,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第一组方法包括斜率法和测量轴比的算术平均值法、几何平均值法、调和平均值法.第二组方法比较复杂,有Rf/φ法、Shimamoto和Ikeda法、Robin法和极图数学描述法.研究表明,在第一组方法中,在中等应变条件下,调和平均值法最接近应变比(R_s).在第二组方法中,由Robin法、Shimamto和Ikeda法、Rf/φ法及在很小程度上的数学极图法计算的R_s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具有与本文类似岩性及变形特点的变形岩石中,一条包括这些研究结果的曲线,使我们可以从颗粒轴比的调和平均值简单地计算出R_s.  相似文献   
2.
吴川—四会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彭少梅 《黄金》1992,13(2):7-10
粤北新洲地区存在一个中—大型的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早期矿化主要发生在Ⅰ级推覆断层带中,形成石英—碳酸盐糜棱岩型金矿床。中期矿化发生在Ⅱ级逆冲推覆断层带及下盘高角度推覆剪切带中,形成一种新类型金矿床—碎裂钠长石岩型金矿床。晚期矿化发生在Ⅲ—Ⅳ级逆冲推覆断层带中,形成碎裂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从矿化早期至晚期,变形环境从韧性→脆性,成矿深度和差异应力逐渐变小,形成一个完整的矿化系列。  相似文献   
4.
5.
高州岩群是云开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体,宏观露头主要发育5种不同构造样式和区域性NE缓倾的拉伸线理。显微构造显示出下部混合片麻状花岗岩具准岩浆结构特点;石英C轴组构呈开角70°~80°小圆环带和低级对称型;超显微构造显示了石英以扩散蠕变为主,长石以位错蠕变为主。在前晋宁期,云开地区长期处于伸展状态并发生了自SW向NE方向的近水平分层剪切,变形主要温度范围在300~700℃,深度在10~23km,剪切差异应力在几十至几百MPa。高州岩群中5种不同构造样式是近水平分层剪切持续上移所致,而下部片麻状花岗岩则是含基性火山岩的沉积岩在原地剪切深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在亚利桑那州南部Picaho变质核杂岩内的第三纪地壳滑脱断层的构造剖面上,展示了三个构造层.自下而上分为未遭受变形的花岗岩基底、糜稜岩化层和角砾状、热液蚀变层.底部滑脱断层构成了下层的顶面,并伴有糜稜岩和绿泥石角砾岩;其上为蚀变程度不均的碎裂花岗岩中层,中层的顶部为上滑脱断层,其面上叠加了中新世外来的强烈氧化及钾化的火山岩.在这个过程中,δ~(18)O增加了10‰.,温度下降了400℃.下层未变形的Oracle花岗岩(δ~(18)O≈7.8)保留了似岩浆岩的矿物分馏特征,但在环境温度约为520℃,δ~(18)O_(H2O)≈4‰的水与岩石低比率占主导的情况下,这种分馏在温度下降300℃,以及在水与岩石高比率的条件下,δ~(18)O_(H2O)=3‰±1‰的流体渗入时,绿泥石化角砾岩记录了全岩变化值为+8‰.在强烈氧化和钾交代的上层火山岩温度下降到150℃时,上滑脱断层为一明显的同位素不连续面.下部的两个层和上层的蚀变作用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流体层有关.在构造剖面上自下而上地记录了温度从高到低、水与岩石的比率从低到高、并以塑性蠕变到脆性破裂的变化规律,以及展示了深部"交换"流体与浅部表层氧化含水层之间的界面.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焦炭中硫及灰分中SiO2和Al2O3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压片法测定焦炭中硫及其灰分中SiO2和Al2O3,的检测方法。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条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试验,讨论粘合剂的选择及其对结果影响,标准值的定值和有关结果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