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筛选适宜的海藻油高效复合抗氧化剂,以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从鼠尾草酸、天然维生素E、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优选海藻油复合抗氧化剂;采用加速氧化实验比较优化组和对照组海藻油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抗氧化剂鼠尾草酸、天然维生素E、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能明显增强海藻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顺序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鼠尾草酸>天然维生素E,最佳抗氧化剂组合为0.7‰鼠尾草酸+0.3‰天然维生素E+0.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优化抗氧化剂组合处理的海藻油样品的稳定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达到21~22d,相当于常温下21~22个月的保质期,而对照组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仅为10~11个月;利用外推法计算常温(20℃)下海藻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优化组样品为49980h,而对照组样品仅为9850h。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品牌的植物油进行检测,得到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信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海藻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植物油在风味上有一定差别,而不同品牌的植物油(福临门葵花籽油和多力葵花籽油、纯度不同的海藻油)在风味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模式识别分析中,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对于不同来源的植物油均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指纹图能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传感器对植物油中挥发性物质响应信号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脐橙中6种功效成分RP-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脐橙中4种黄酮类功效成分及2种柠檬苦素类功效成分的RP-HPLC检测方法,同时测定其在脐橙中的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梯度洗脱,A相:0.1%磷酸水;B相:乙腈,洗脱程序:23%B等度(0~5 min);23%~55%B线性变换(5 min~10 min);55%B等度(10 min~25 min);检测波长:波长切换技术,0~13 min:285 nm;13 min~25 min 21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柠檬苦素、诺米林在1.7μg/mL~26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9 3,6种功效成分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6%~111.9%。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6种功效成分在脐橙样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酚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 其结构多样,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植物多酚 (茶多酚、葡萄多酚、苹果多酚、石榴多酚、海藻多酚)及其定量分析方法(高压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 电泳法, 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及各种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植物多酚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柑橘类水果, 富含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 尤以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 对某些慢性疾病有预防和控制作用, 故其较多活性成分已应用于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等, 这也是近年来柑橘类水果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被许多科研工作者高度关注的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柑橘类黄酮物质的分离提取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为今后研究和开发柑橘类水果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4类不同发酵类型16种茶叶样品总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法。结果闽红茶样品ORAC值最高,为1379.1μmol TE/g,其次为乌龙茶水仙,其ORAC值为1270.7μmol TE/g,第三位绿茶品种的古丈毛尖,其ORAC值为1247.1μmol TE/g。绿茶样品整体均具有较高的ORAC值,但4类茶叶的ORA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4类茶叶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尚不能认为不同种类茶叶的ORAC值不同。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