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石化金坛盐穴储气库J109井在水溶造腔过程中,腔体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不规则现象,影响了腔体的体积和稳定性.本文从地质和工艺两方面分析了造成J109井腔体畸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造腔过程中夹层数量和厚度是影响腔体畸变的主要因素.通过后期科学调整造腔工艺,优化管柱位置、循环方式、油垫位置等,对该井腔体形态进行了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在有杆泵抽油井的生产过程中管杆偏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油井管杆偏磨的因素很多,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定向斜井来说,油井的井眼轨迹是影响油井偏磨的最重要的因素。对大量的资料分析得出了油井偏磨与井斜角、全角变化率、井身剖面、中和点位置的关系,并总结了油井管杆的偏磨规律。  相似文献   
3.
抽油杆是抽油机传递动力的主要工具,在工作过程中受腐蚀、磨损及交变载荷的作用,使用年限长、疲劳程度高、质量差的抽油杆极易发生断脱,这样既增加了油井维护工作成本又影响了油井产量.为解决抽油杆因无法有效分类管理造成混用的情况,研究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RFID标签抽油杆,同时开发了抽油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实现抽油...  相似文献   
4.
徐贵春  徐宜建 《石油机械》2014,42(10):71-73
因水平井井身结构特殊,在测试过程中需借助工具才能将仪器输送到井底,对于带压水平井输送工艺将更加复杂。为此,研究设计了连续管直推工艺技术。该技术将连续管作为测试仪的输送工具,测试仪连接在连续管底部,测试电缆置于连续管外部,通过同步上提下放连续管和测试电缆实施不同井况水平井的动态测试;能带压施工,设计的三通密封短节能对测试电缆进行密封和承压。江苏油田采用连续管直推工艺对M8P1井实施电磁探伤测试,测试过程中未见遇阻、遇卡现象;起出测试管柱后未发现连续管和测试电缆有明显的缠绕,电缆也未见破损,工具和测试仪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水平井高含水后,利用产液剖面测试可以准确定位出水位置,以便实施堵水工艺。由于受水平井完井管柱的限制,测试仪只能从油管中下入。因此,研究利用空心抽油泵实现测产液剖面的工艺,需要研发适合该工艺的大通径丢手封隔器。介绍了适用于油田139.7mm套管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用大通径丢手封隔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并通过室内试验,对封隔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为该封隔器的现场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射孔参数优化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射孔参数优化及产能评价是套管完井水平井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常用的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由于未考虑井筒压降及完井参数的影响,预测单井产能偏大,同时也无法预测水平井的流入剖面。针对砂岩油藏射孔完井的水平井,应用半解析法,建立了油藏渗流和井筒流动耦合求解的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为射孔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系统的水平井射孔参数优化技术,使油井流入剖面均一,达到水平井段的均匀动用,延缓底水脊进,提高单井采收率的目的。射孔参数优化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测井是对水平井实施动态监测、储层评价及套损检测的重要手段,是水平井持续高效开发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了解决水平井测井时仪器输送难的问题,开发了以连续油管为工具的测井输送技术。技术的关键是将测试电缆穿入连续油管内,测井时将测试仪与连续油管末端内的电缆相连后接于连续油管上,连续油管将测试仪输送至水平井待测试井段的底端,以一定的测速上提连续油管完成不同井况水平井的测井。利用该工艺及配套技术,完成了江苏油田3 500 m连续油管的内穿电缆及H88P3井的PNN测井找水,完成了涪陵页岩气田5 000 m连续油管内的内穿电缆及JY9HF井的井下成像测井找漏。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射孔完井产能预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井产能预测是进行油藏工程分析和采油工艺设计的基础。针对砂岩油藏射孔完井的水平井,采用半解析法,通过建立井筒单元段上的油藏渗流压力响应模型和井筒流动压力损失模型,将油藏渗流与井筒流动进行耦合,预测射孔完井的水平井产能,经现场实例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率为5.89%;另外,对于定产的水平井,可确定该产量下的合理生产压差,同时为砂岩油藏完井参数选择和射孔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