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酚类化合物因为其独特的生物活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多酚类化合物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蛋白质和多糖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将多酚类物质包埋起来,不仅可以克服多酚水溶性差、易降解、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保留多酚原有的生物活性,而且可以实现多酚类物质的缓释。对纳米复合物的4种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颗粒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多酚类物质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红毛藻藻红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利用Cu2+能使R-藻红蛋白发生荧光猝灭的特性,建立一种荧光检测Cu2+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5 h、加酶量2.5%时,提取的R-藻红蛋白质量浓度为43.64 mg/mL。使用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沉淀和DEAE Sepharose FF柱纯化,得到纯度为2.1(A620/A280) 的药品级R-藻红蛋白,其对Cu2+有良好的选择性,最佳检测条件为:R-藻红蛋白质量浓度1.2 mg/mL、水浴温度30 ℃、反应时间15 min、缓冲液pH 7.0,在Cu2+ 0.5~50 μmol/L范围内,相对荧光强度与Cu2+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S/N=3)0.06308 μmol/L。将此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Cu2+含量的检测,样品回收率为94.50%~106.03%。方法具有绿色安全、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势,对水产品中重金属Cu2+含量的检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谷物醇溶蛋白与植物多酚通常是食品基质中共存的两种重要成分,它们在食品的感官、功能特性和品质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两者在食物体系中极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两者的结构、功能属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讨论了谷物醇溶蛋白-植物多酚复合物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两者的相互作用包括非共价作用和共价作用,与其化学结构和制备复合物时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然后讨论了两者相互作用对复合物功能属性的影响,包括对复合物乳化性、抗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综述了谷物醇溶蛋白-植物多酚复合物在乳液、薄膜和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谷物醇溶蛋白和植物多酚的高值化利用、产品开发及在食品和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电离型传感器的苯类毒害气体检测方法,构建基于微电离型微纳气体传感器构成的毒害气体检测系统,在室温常压、相对湿度75%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检测0.01mg/m^3~0.3mg/m^3等8个浓度梯度的苯和甲苯气体,采用双层叠加非线性信号分析检测数据,依据信噪比特征值实现气体浓度的区分,以特征值对应的参量作为气体种类的判断。检测过程中,传感器工作在可逆电离平衡状态,并且具有无毒害、重复性好、无需预热等优点,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鼻区分不同霉变程度的扬麦23号样品,连续检测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并记录检测数据。将检测数据耦合到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调解系统参数诱发产生共振,依据系统输出信噪比特征值建立小麦霉变程度预测模型。为了提高电子鼻对霉变小麦样品区分效果,进行了电子鼻传感器负荷加载分析,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阵列优化可有效提高电子鼻检测小麦霉变程度的准确度。采用华麦6号样品构建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并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