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焊接应力的控制及消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焊件在焊接中产生应力的分析 ,提出科学合理地控制及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苦荞麦粉为原料,提取苦荞蛋白,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对蛋白进行酶解,采用DPPH法比较不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从而筛选水解制备苦荞蛋白抗氧化肽的最适酶。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大小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其中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68.47%。胃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时间2.5 h、温度38℃、pH 2.0,在此条件下苦荞蛋白水解度为32.68%。采用超滤对苦荞蛋白水解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分子量3 kDa的水解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经凝胶过滤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3个峰,小分子量峰组分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薯类淀粉与亲水性胶体(卡拉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肌原纤维蛋白的流变与质构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以及混合淀粉(木薯:红薯:马铃薯=1:1:1)为原料与卡拉胶进行不同比例复配,测定卡拉胶对薯类淀粉静态流变、凝胶质构、冻融稳定性以及热力学回生特性的影响。静态流变学实验表明,薯类淀粉与卡拉胶共混体系属非牛顿流体,具假塑性流体特征,卡拉胶的加入增大了体系的表观黏度,在配比为8:2时达到最大。冻融稳定性实验表明,卡拉胶添加量越大,体系析水率越小,冻融稳定性越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析水率变大。此外,淀粉与卡拉胶配比为9:1时,淀粉的回生率最小。将薯类淀粉/卡拉胶共混体系应用到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中发现,淀粉、卡拉胶/肌原纤维蛋白共混体系具明显剪切稀化现象,淀粉与卡拉胶的加入增强了肌原纤维蛋白触变性和表观黏度,改善了凝胶质构特性,使得体系的硬度、弹性、粘聚性和咀嚼度都得到了提升。本研究为促进薯类淀粉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及薯类淀粉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鸡胸肉为试验原料进行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而后进行酶解制备多肽,以IC_(50)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肌原纤维蛋白抗氧化肽的酶解工艺,并对制备的抗氧化肽进行二级结构的鉴定。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是制备抗氧化多肽的最佳用酶;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H 2.5、温度35℃、时间为3 h,此条件下酶解得到的多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85.38%,IC_(50)为6.674 mg/mL;还原能力方面吸光度值最高为0.537;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4.73%,即IC_(50)值为281.575μ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ORAC)显示为荧光强度随样品浓度的增大而衰减的缓慢,即样品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显示二级结构各百分含量分别为α-螺旋15.36%、β-折叠20.22%、β-转角39.03%、无规则卷曲25.39%。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玉米淀粉和食用胶(卡拉胶、果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配比的共混体系透光度、凝沉性、凝胶特性以及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食用胶加入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透光度逐渐下降,当玉米淀粉和食用胶复配比例为9.5:0.5 g/g时透光度最好,透光度分别为0.356(卡拉胶)、0.679(果胶)。混合体系静置相同时间时,随着食用胶比例的增多,混合体系的凝沉性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静态流变学实验显示,混合体系的表观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至趋于平稳;动态流变学结果表明,混合体系的粘弹性随着食用胶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